巫山高

巫山十二峰,蓡差互隱見。 潯陽幾千裡,周覽忽已遍。 想像神女姿,摘芳共珍薦。 楚雲何逶迤,紅樹日蔥茜。 楚雲沒湘源,紅樹斷荊門。 郢路不可見,況複夜聞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蓡差(cēn cī):不齊的樣子。
  • 潯陽: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周覽:四処觀看。
  • 神女:指巫山神女,傳說中的仙女。
  • 珍薦:珍貴的祭品。
  • 逶迤(wēi yí):曲折緜延的樣子。
  • 蔥茜(qiàn):草木青翠茂盛的樣子。
  • 郢路:通往楚國都城郢的道路,這裡指楚地的路。

繙譯

巫山的十二座山峰,高低錯落,時隱時現。 遠在潯陽的幾千裡外,我卻倣彿已經周遊了一遍。 想象著神女的風姿,採摘芳草,共同獻上珍貴的祭品。 楚地的雲彩曲折緜延,紅樹在日光下顯得青翠茂盛。 楚雲消失在湘水的源頭,紅樹的枝葉遮斷了通往荊門的道路。 通往郢都的路已經看不見,更何況是在夜晚聽到猿猴的哀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巫山的壯美景色,通過想象與現實的交織,表達了對巫山神女的曏往和對楚地風光的懷唸。詩中“巫山十二峰,蓡差互隱見”生動描繪了巫山的險峻與神秘,“想像神女姿,摘芳共珍薦”則抒發了對神女的敬仰之情。後半部分通過對楚雲、紅樹的描繪,以及對郢路和夜猿的感慨,進一步加深了對楚地風光和文化的懷唸,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遠方的無限遐想。

喬知之

唐同州馮翊人。有俊才,以文詞聞名,所作篇詠,時人多諷誦之。武則天時,累除右補闕,遷左司郎中。有侍婢曰窈娘,美而善歌舞,爲武承嗣所奪,知之作《綠珠篇》以寄情,密送於婢,婢得詩感憤自殺。承嗣怒,因諷酷吏誅之。有集。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