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三首

· 寒山
琴書須自隨,祿位用何爲。 投輦從賢婦,巾車有孝兒。 風吹曝麥地,水溢沃魚池。 常念鷦鷯鳥,安身在一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祿位:古代官吏的俸給和職位。
  • 投輦:放下車子,指不再乘車出行,比喻放棄官職。
  • 巾車:有帷幕的車子,這裏指駕車。
  • :澆灌,滋潤。
  • 鷦鷯:一種小鳥,常用來比喻安於現狀,不貪多求大。

翻譯

琴和書必須自己隨身攜帶,官職和俸祿又有何用呢? 我願意放棄官職,跟隨賢惠的妻子,駕車的是孝順的兒子。 風吹過曬麥的田地,水溢滿了養魚的池塘。 我常常想到鷦鷯鳥,它安身立命只在一根枝條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寒山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琴書須自隨」展現了詩人對文化生活的重視,而「祿位用何爲」則直接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輕視。後兩句通過對家庭生活的描寫,進一步體現了詩人對家庭和諧與自然生活的嚮往。最後以鷦鷯鳥爲喻,強調了詩人追求簡單、安穩生活的理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高尚情操。

寒山

寒山

寒山,字、號均不詳,唐代首都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出身於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歲後隱居於浙東天台山,享年一百多歲。嚴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書》等大量史料與寒山詩相印證,指出寒山乃爲隋皇室後裔楊瓚之子楊溫,因遭皇室內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隱於天台山寒巖。這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唐代詩人,曾經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隨着二十世紀的到來,其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並廣泛流傳。正如其詩所寫:“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