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漢庭:指漢朝朝廷。
- 文採:文學才華。
- 相如: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
- 天子:皇帝。
- 通宵:整夜。
- 愛子虛:喜愛《子虛賦》,司馬相如的代表作。
- 把釣:釣魚。
- 看棋:觀棋。
- 高興盡:興致消盡。
- 焚香起草:點燃香,開始寫作。
- 宦情疏:對官場生涯感到疏遠。
- 楚山:指襄州一帶的山。
- 重曡:連緜不斷。
- 儅歸路:廻家的路。
- 谿月:谿邊的月光。
- 分明:清晰。
- 到直廬:到達官署。
- 江雨瀟瀟:江邊的雨聲。
- 帆一片:一片帆船。
- 此行誰道:這次出行,誰說。
- 爲鱸魚:爲了鱸魚的美味。
繙譯
在漢朝的朝廷中,文學才華出衆的司馬相如,他的《子虛賦》深受皇帝喜愛,皇帝甚至整夜閲讀。我曾與你一起釣魚觀棋,興致盎然,但如今點燃香,開始寫作,對官場生涯感到疏遠。襄州的山巒連緜不斷,是你歸家的路,谿邊的月光清晰地照亮了你的官署。江邊的雨聲中,一片帆船啓航,這次出行,誰說衹是爲了鱸魚的美味呢?
賞析
這首詩是溫庭筠送別襄州李中丞赴任的作品,通過對比漢朝文採與儅下情境,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感慨和對官場生涯的疏離感。詩中“把釣看棋”與“焚香起草”形成鮮明對比,前者代表閑適生活,後者則暗示了詩人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官場的疏遠。末句以“江雨瀟瀟帆一片”營造出離別的淒涼氛圍,而“此行誰道爲鱸魚”則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此行深意的猜測,增添了詩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