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七夕

月出西南露氣秋,綺羅河漢在斜溝。 楊家繡作鴛鴦幔,張氏金爲翡翠鉤。 香燭有花妨宿燕,畫屏無睡待牽牛。 萬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橫塘似舊遊。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綺羅:華美的絲織品,這裏指織女所織的雲錦。
  • 河漢:銀河。
  • 斜溝:斜向的水溝,這裏指銀河斜掛天際。
  • 楊家:指楊貴妃家,這裏泛指富貴人家。
  • 鴛鴦幔:繡有鴛鴦圖案的帳幔。
  • 張氏:可能指張良,這裏泛指有才學的人。
  • 翡翠鉤:用翡翠製成的掛鉤,形容精美。
  • 香燭:帶有香氣的蠟燭。
  • 畫屏:繪有圖案的屏風。
  • 牽牛:即牛郎星,七夕時與織女星相對。
  • 砧杵(zhēn chǔ):搗衣的工具,這裏指搗衣聲。
  • 三篙水:形容水深,篙是撐船的竹竿。
  • 橫塘:地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這裏泛指水塘。

翻譯

月亮從西南方向升起,秋天的氣息隨着露水而來,華美的雲錦和銀河斜掛在天際。富貴人家的帳幔上繡着鴛鴦,有才學的人家用翡翠製成的掛鉤裝飾。香燭上的花朵可能會妨礙到夜宿的燕子,繪有圖案的屏風旁無人入睡,等待着牽牛星的出現。萬家傳來搗衣的聲音,水深如三篙,這一夜的橫塘彷彿回到了舊時的遊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過對月亮、銀河、富貴人家的裝飾以及夜晚的靜謐氛圍的細膩刻畫,展現了詩人對這一傳統節日的深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詩中「綺羅河漢在斜溝」一句,巧妙地將天上的銀河與地上的水溝相比,營造出一種天上人間相映成趣的意境。後兩句通過對香燭、畫屏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寧靜與期待。結尾的「萬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橫塘似舊遊」則帶有懷舊之情,使得整首詩不僅是對七夕的描繪,也蘊含了對過往時光的追憶。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