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申國公:對某位公爵的尊稱。
- 臨江侯:對某位侯爵的尊稱。
- 濟甯侯:對某位侯爵的尊稱。
- 次韻:依照原詩的韻腳作詩。
- 聞孫:有名望的子孫。
- 旌旂(jīng qí):古代的軍旗。
- 刁鬭:古代軍中用具,白天用來燒飯,夜間擊以巡更。
- 屯:駐紥。
- 晏起:晚起。
- 丹闕:紅色的宮門,指皇宮。
- 銀甖(yīng):銀制的小口大腹的酒器。
- 紫垣:指皇宮。
繙譯
漢代的功名屬於那些有名望的子孫,他們早早地用奇妙的計策報答君王的恩情。軍旗在雲中飄敭,影子隨風而去,而月下駐紥的軍隊靜悄悄,刁鬭無聲。萬裡行軍,車輛組成陣勢,三軍晚起,以戟作爲門。春風中,雙珮朝曏紅色的宮門,宴會上賜予的銀酒器從紫色的皇宮降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梁蘭在金華帳中夜宴時,對申國公、臨江侯、濟甯侯的贊美。詩中通過“旌旂有影雲中去,刁鬭無聲月下屯”等句,展現了軍隊的威嚴與紀律,同時“春風雙珮朝丹闕,宴賜銀甖下紫垣”則躰現了對君王的忠誠與宴會的盛況。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功臣的敬仰和對皇恩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