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稀齡得雄卷賀車宜仲內兄七十舉子
羊鶴山人年七十,步履如飛尤健食。
兩肩覆雪自絲絲,滿頰渥丹何熠熠。
人言君是地行仙,泉石優遊不記年。
曾從芝隱朝黃闕,曾向桃康弄紫煙。
晚歲移居珠海曲,拾得蚌胎千萬斛。
一珠在掌百不憂,照乘一珠仍出腹。
蚌老珠呈莫道遲,雙珠照耀老傳時。
攜來奼女兩三輩,應有金童四五兒。
人世生兒何用蚤,我有七兒殊潦倒。
兩兒已得兩明珠,老年便可開懷抱。
七十生兒世所稀,兒較徐卿更絕奇。
何日掛帆會湯餅,爲君再賦少陵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羊鶴山人:指車宜仲,因其七十歲得子,故稱其爲「羊鶴山人」,寓意長壽。
- 覆雪:比喻白髮。
- 渥丹:指面色紅潤。
- 熠熠:形容光彩閃耀的樣子。
- 地行仙:比喻長壽的人。
- 芝隱:指隱居山林。
- 朝黃闕:指朝見皇帝。
- 桃康:道教中的神仙。
- 紫煙:指仙境中的景象。
- 珠海曲:指居住在海邊。
- 蚌胎:指珍珠。
- 照乘:指珍珠的光芒。
- 雙珠:比喻兩個兒子。
- 奼女:指美麗的女子。
- 金童:指兒子。
- 徐卿:指徐孺子,東漢時期的名士,以賢德著稱。
- 湯餅:指慶祝生日的麪食。
- 少陵詩:指杜甫的詩,杜甫號少陵野老。
翻譯
羊鶴山人車宜仲七十歲,步履輕盈,食量旺盛。兩鬢白髮如雪,面色紅潤光彩照人。人們說他是地上的神仙,悠閒地生活在山泉石間,不記歲月。他曾隱居山林朝見皇帝,也曾與仙人桃康共賞紫煙。晚年移居海邊,撿到了無數的珍珠。一顆珍珠在手,百憂皆消,這顆珍珠的光芒依舊從腹中發出。珍珠雖老,但呈現出的光彩不遲,雙珠照耀,老來傳世。帶着幾位美麗的女子,應該有四五個兒子。人生中生兒不必急於一時,我有七個兒子,雖然有些不如意。兩個兒子已經像兩顆明珠,老年時可以心滿意足。七十歲得子,世間罕見,兒子比徐孺子還要奇特。何時能掛帆慶祝生日,爲你再賦杜甫的詩。
賞析
這首作品以賀車宜仲七十歲得子爲主題,通過生動的比喻和豐富的想象,描繪了車宜仲的老年生活和得子的喜悅。詩中「羊鶴山人」、「地行仙」等形象,展現了車宜仲的長壽和仙風道骨。同時,通過「蚌胎」、「雙珠」等意象,巧妙地將兒子比作珍貴的珍珠,表達了老年得子的珍貴和喜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諸親朋小園宴集賦此奉謝 》 —— [ 明 ] 張萱
- 《 李自得過訪小園留酌以四詩見贈用來韻賦謝 》 —— [ 明 ] 張萱
- 《 園居六十章 》 —— [ 明 ] 張萱
- 《 艾如張 》 —— [ 明 ] 張萱
- 《 詠區用孺太史邸中雙槐 其二 》 —— [ 明 ] 張萱
- 《 阮璣衡以武科特起都閫東粵入賀賦贈 》 —— [ 明 ] 張萱
- 《 方處士玄英祠留題 》 —— [ 明 ] 張萱
- 《 母夫人遣急足入長安促就子舍從括蒼以家仲蔚見懷詩至正餘與仲蔚戊戌長安泣別日也時餘亦以迎養引疾者一月矣仲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