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徐九瀛觀察

· 張萱
粵比陽春滿,天南福曜明。 翰屏萬里壯,嶺海一時清。 課績高銅柱,酬勳賜赤旌。 遙聞畏壘祝,先遍伏波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廣東的簡稱。
  • 陽春:溫暖的春天,比喻美好的時光。
  • 福曜:指明亮的星辰,比喻吉祥的光輝。
  • 翰屏:指書信或文書,這裏比喻信息的傳遞。
  • 嶺海:指嶺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等地。
  • 課績:考覈成績,這裏指工作成績。
  • 銅柱:古代用來記功的標誌。
  • 赤旌:紅色的旗幟,古代用來表彰功勳。
  • 畏壘:指山名,這裏可能比喻偏遠地區。
  • 伏波城:古代地名,這裏可能指某個具體的城市。

翻譯

廣東如同溫暖的春天般充滿生機,天南之地吉祥的光輝明亮照耀。 書信傳遞着萬里的壯麗,嶺南地區一時間風清氣正。 考覈成績高如銅柱,表彰功勳賜予紅色旗幟。 遠處的畏壘山傳來祝福,先在伏波城廣泛傳播。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徐九瀛在廣東地區的卓越政績和深遠影響。詩中「粵比陽春滿」和「天南福曜明」描繪了廣東地區的繁榮景象和吉祥氛圍,而「翰屏萬里壯」和「嶺海一時清」則強調了信息的迅速傳遞和地區的清明政治。後兩句通過「課績高銅柱」和「酬勳賜赤旌」具體表彰了徐九瀛的功績,最後以「畏壘祝」和「伏波城」爲背景,展現了其政績受到的廣泛讚譽和祝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開闊,表達了對徐九瀛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願。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