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謁謝:拜訪並表示感謝。
- 王虞石直指:人名,具體身份不詳,可能是官員或文人。
- 烽火:古代用於傳遞軍情的火光信號,這裏指戰亂。
- 藿食:吃豆葉,比喻生活簡樸。
- 廿載:二十年的意思。
- 拊髀:拍大腿,表示激動或讚賞。
- 授鉞:授予兵權,指任命爲將領。
- 造膝:膝行而前,表示恭敬。
- 牽裾:拉着衣襟,表示依戀或挽留。
- 救焚:救火,比喻解救危難。
- 焦頭客:指在火災中燒傷頭部的人,比喻在危難中受傷的人。
- 竭澤:排乾池水,比喻過度消耗資源。
- 赭尾魚:指在乾涸的池塘中掙扎的魚,比喻處境艱難的人。
- 還朝:回到朝廷。
- 南顧:向南看,可能指回到南方或關注南方事務。
- 鬥牛墟:星宿名,這裏可能指南方地區。
翻譯
東方的戰亂情況近來如何,我這個簡樸生活的人已經擔憂了二十多年。聽說您頻頻激動地授予兵權,依靠您恭敬地商討國事並挽留您。在危難中誰能像救火那樣解救我們,過度消耗資源後應該憐憫那些處境艱難的人。希望您能回到朝廷並關注南方,願您的福星永遠照耀着南方地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王虞石直指的敬仰和期待,同時反映了作者對戰亂和民生艱難的深切憂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如「烽火」、「藿食」、「拊髀」、「授鉞」等,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時局的敏銳洞察。通過對比「焦頭客」與「赭尾魚」的境遇,強調了在危難時刻需要有能力的領導者來解救民生。最後,作者表達了對王虞石直指回歸朝廷並關注南方的殷切希望,體現了對其政治才能和人格魅力的充分認可。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謁謝王虞石直指四章 》 —— [ 明 ] 張萱
- 《 王憲度明府招飲時以目疾不能赴移席小寓詩以謝之 》 —— [ 明 ] 張萱
- 《 用前韻贈李文娥歌姬 》 —— [ 明 ] 張萱
- 《 自廣濟至濲水舟中即事 》 —— [ 明 ] 張萱
- 《 農圃漁樵十詠 》 —— [ 明 ] 張萱
- 《 戊午初度寶安陳儀翔鄧玄度觀察以詩見壽用來韻附使卻謝凡四章 》 —— [ 明 ] 張萱
- 《 陳集生太史以諸將詩五章見貽次來韻賦答 》 —— [ 明 ] 張萱
- 《 沈雲鴻大父從樑化相徙理珠官以佳集走重幣索序賦此奉懷並抒證響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