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寅仲七十有一以詩見貽次來韻賦而壽之

· 張萱
已羨三皆立,誰雲七不能。 過庭森玉樹,曳杖剡鍾藤。 此日真可愛,如川莫不增。 燈光佛再出,何必更傳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皆立:指三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
  • 七不能:指七十歲的人不能做什麼。
  • 過庭森玉樹:比喻兒子們英俊有才華。
  • 曳杖剡鍾藤:曳杖,拄着柺杖;剡鍾藤,一種藤本植物,這裏可能指用剡鍾藤製作的柺杖,象徵長壽。
  • 如川莫不增:比喻壽命像河水一樣不斷增長。
  • 燈光佛再出:比喻韓寅仲的精神和智慧如同佛光再次顯現。
  • 傳燈:佛教用語,指傳授佛法,這裏比喻傳承智慧和知識。

翻譯

已經羨慕你的三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誰說七十歲的人就不能有所作爲。你的兒子們英俊有才華,你拄着用剡鍾藤製作的柺杖,顯得格外精神。今天真是一個值得珍愛的日子,你的壽命就像河水一樣不斷增長。你的精神和智慧如同佛光再次顯現,何必還需要傳承佛法呢。

賞析

這首詩是張萱爲韓寅仲七十歲生日所作的賀詩。詩中,張萱讚美了韓寅仲的家庭和長壽,用「三皆立」和「如川莫不增」來形容韓寅仲的家庭美滿和壽命長久。同時,通過「過庭森玉樹」和「曳杖剡鍾藤」的描繪,展現了韓寅仲兒子們的才華和他自己的精神狀態。最後,以「燈光佛再出」和「何必更傳燈」作結,表達了對韓寅仲智慧和精神的高度評價,認爲他已經達到了無需再傳授智慧的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長者的敬意和祝福。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