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亥: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榕溪:地名,可能指的是榕樹下的溪流。
- 燈夕:指元宵節,即農曆正月十五的夜晚。
- 天飛:形容燈火或煙花在空中飛舞的樣子。
- 駕風雷:比喻巨大的力量或聲勢。
- 吐燄:吐出火焰,形容煙花的絢爛。
- 迸光:光芒四射。
- 舞幾回:形容煙花在空中多次綻放。
- 照天:照亮天空。
- 蠟燭:這裏比喻傳統的照明工具。
- 六龍:傳說中的神獸,這裏可能指代天上的星辰或某種神祕力量。
- 燭龍:古代神話中的神獸,能吐火照亮黑暗。
翻譯
煙花無需藉助風雷之力,便能在天空中自由飛舞,吐出絢爛的火焰,光芒四射,舞動多次。這光芒彷彿是天空沒有了蠟燭,而今夜,六龍放出了燭龍,來照亮這夜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宵節夜晚煙花的壯麗景象,通過「天飛不用駕風雷」和「吐燄迸光舞幾回」生動展現了煙花的自由與絢爛。後兩句「可是照天無蠟燭,六龍今放燭龍來」則巧妙地運用神話元素,將煙花的照明效果與神話中的燭龍相聯繫,增添了詩意的神祕色彩,表達了作者對節日夜晚美景的讚美和想象。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有以苕上沈中丞客五羊訶林社集詩見貽者用來韻賦此寄之 》 —— [ 明 ] 張萱
- 《 葛陽道中望靈山 》 —— [ 明 ] 張萱
- 《 黃子吉同人詔起西粵左轄過訪小園時□蜀交警獲讀子吉滇黔紀略及行間文檄乃北望稽首而呼萬歲聖天子故劍之求不 》 —— [ 明 ] 張萱
- 《 福壽圖九詠代九邑令公壽鮑瞻魯同府 》 —— [ 明 ] 張萱
- 《 七月九日五噫 》 —— [ 明 ] 張萱
- 《 徐念陽觀察以長至前一日招飲賦謝 》 —— [ 明 ] 張萱
- 《 伏日招同李康侯黃見河陳惺白三廣文榕溪泛集 》 —— [ 明 ] 張萱
- 《 甲寅秋興十首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