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榕溪燈夕謠

· 張萱
觀燈慎莫近官家,翼虎咆哮盡押衙。 見說火符連夜發,蛄螻無地穴黃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亥:中國傳統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榕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燈夕:指元宵節,即農曆正月十五,因夜晚放燈而得名。
  • 觀燈:觀賞元宵節的花燈。
  • 官家:指官府或官員。
  • 翼虎:比喻兇猛的官吏。
  • 咆哮:大聲吼叫。
  • 押衙:古代官府中的差役。
  • 火符:指緊急的軍事或行政命令。
  • 蛄螻:一種昆蟲,這裏比喻普通百姓。
  • 穴黃沙:在黃沙中挖掘洞穴,比喻無處藏身。

翻譯

在癸亥年的榕溪,元宵節時,我勸你千萬不要靠近官府去觀賞花燈,那裏的官吏兇猛如翼虎,咆哮着,全是些差役。聽說他們連夜發出緊急命令,普通百姓就像蛄螻一樣,在黃沙中無處挖掘藏身之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元宵節觀燈的場景,深刻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官吏的殘暴。詩中「翼虎咆哮盡押衙」形象地描繪了官吏的兇猛和威壓,而「火符連夜發」則暗示了緊急和不安的氛圍。最後,「蛄螻無地穴黃沙」以寓言的方式表達了百姓在強權壓迫下的無助和絕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批判。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