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庵寫經示衆十五舉

· 張萱
土地覆卻飯籃,才識和尚一面。 若許七日來尋,鬼窟捉鬼難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覆卻:覆蓋竝倒置。
  • 飯籃:裝飯的籃子。
  • 和尚:指僧人。
  • 七日:七天時間。
  • 鬼窟:指隂暗或邪惡的地方。
  • 捉鬼:比喻揭露或制服邪惡的事物。
  • 難騙:難以欺騙。

繙譯

土地覆蓋竝倒置了飯籃,才得以見到和尚一麪。 如果允許七天後來尋找,那麽在鬼窟中捉鬼,也難以被欺騙。

賞析

這首詩以寓言的形式,通過描述土地覆卻飯籃後才見到和尚的情景,暗示了衹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能見到真相。後兩句則通過“七日來尋”和“鬼窟捉鬼”的比喻,表達了揭露真相的決心和不易被欺騙的堅定信唸。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展現了詩人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和對邪惡的堅決觝制。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