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雲靜野鍾衝宇同攜用扇韻

山中何意亦冠裳,攜手臨歧覺話長。 馬渡晴橋衝野色,兔分仙桂摘秋香。 雲翻石峒經瑤草,珠探驪龍得夜光。 二妙相逢緣不淺,石渠今有漢文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冠裳:(guān cháng) 指正式的服裝,這裏指穿着正式的服飾。
  • 臨歧:(lín qí) 指在分岔路口,比喻分別。
  • 仙桂:(xiān guì) 傳說中的仙樹,這裏指桂樹。
  • 瑤草:(yáo cǎo) 傳說中仙境的草,比喻珍貴。
  • 驪龍:(lí lóng) 傳說中的黑龍,這裏指深藏的寶物。
  • 二妙:(èr miào) 指兩位才情出衆的人。
  • 石渠:(shí qú) 古代藏書的地方,這裏指藏書豐富。
  • 漢文章:(hàn wén zhāng) 指漢代的文學作品,這裏泛指珍貴的文獻。

翻譯

山中本無意着裝,卻因臨別而話長。 馬兒踏過晴橋,衝破了野外的寧靜,兔子在仙桂下分食秋香。 雲翻過石峒,經過瑤草,探珠於驪龍,得見夜光。 兩位才子相逢,緣分不淺,石渠中今藏有漢代的文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深厚的友情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詩中「馬渡晴橋衝野色,兔分仙桂摘秋香」生動描繪了山中的寧靜與生機,而「雲翻石峒經瑤草,珠探驪龍得夜光」則展現了詩人對於仙境般景色的嚮往。結尾提到「二妙相逢緣不淺,石渠今有漢文章」,不僅表達了與友人的深厚情誼,也暗示了文化的傳承與珍貴。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