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金中書舍人父文鼎先生其人能詩善畫

· 曹義
鳳池封秩荷恩深,幾許能聲播士林。 筆底江山移造化,閒中風月縱清吟。 騎鯨忽斷黃梁夢,掛壁空餘緣綺琴。 欲奠生芻嗟莫致,歌殘楚些淚沾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池:指中書省,古代官署名。
  • 封秩:封賞官職。
  • 荷恩:承受恩澤。
  • 能聲:指有才能的名聲。
  • 士林:指文人士大夫堦層。
  • 筆底江山:指通過筆墨描繪的山水畫。
  • 移造化:形容畫技高超,能夠將自然之美轉移到畫佈上。
  • 閑中風月:指閑暇時訢賞的自然風光。
  • 縱清吟:盡情地吟詠詩歌。
  • 騎鯨:比喻仙逝,死亡。
  • 黃梁夢:比喻虛幻的夢境或美好而短暫的事物。
  • 掛壁:指掛在牆上的畫或琴。
  • 綠綺琴:一種古代名琴。
  • 奠生芻:指祭祀時用的草。
  • 莫致:無法送達。
  • 楚些:楚辤中的“些”字,這裡指楚辤風格的哀歌。
  • 淚沾襟:淚水沾溼了衣襟。

繙譯

鳳池之中,封賞官職,承受深厚的皇恩, 幾許才能名聲,在士林中傳播。 筆下的江山,倣彿能移動自然的造化, 閑暇時,風月之間,盡情吟詠清新的詩篇。 突然間,如騎鯨仙逝,黃梁美夢中斷, 牆上的綠綺琴空掛,衹賸下廻憶。 想要祭奠,卻無法送達生芻, 楚辤般的哀歌唱罷,淚水沾溼了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金中書捨人父親的深切哀悼和對其才華的贊美。詩中,“鳳池封秩”和“荷恩深”描繪了其父在官場的榮耀和皇恩的深厚,“筆底江山移造化”和“閑中風月縱清吟”則贊美了其父的詩畫才能和閑適的生活態度。後兩句通過“騎鯨”和“黃梁夢”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其父的逝世,而“掛壁空馀綠綺琴”則象征了其父畱下的藝術遺産。結尾的“奠生芻”和“淚沾襟”則抒發了無法祭奠的遺憾和深切的哀思。

曹義

明應天府句容人,字子宜。永樂十三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升禮部主事,累遷南京吏部尚書。正統末,京師告急,奉命守崇文門。天順初辭官歸。有《默庵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