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梨園請書便面詩以付之

十載飄零滯遠遊,此生天地一虛舟。 春隨歌扇人留榻,舞盡花妖客上樓。 撫景從容登海嶠,懷鄉汗漫認幷州。 行邊莫折章臺柳,自古閨人詠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十載飄零:指十年間四處漂泊,沒有固定的居所。
  • 滯遠遊:停留在外地,無法歸家。
  • 虛舟:比喻人生如漂泊不定的船隻。
  • 歌扇:歌舞時用的扇子,這裏指歌舞。
  • 留榻:留宿,指客人因欣賞歌舞而留下來。
  • 花妖:指美麗的女子,這裏可能指舞女。
  • 上樓:指客人因欣賞歌舞而登上樓臺。
  • 撫景:欣賞景色。
  • 海嶠:海邊的山峯。
  • 懷鄉:思念家鄉。
  • 汗漫:廣闊無邊,這裏指思鄉之情無邊無際。
  • 認幷州:幷州,古地名,這裏指詩人思念的家鄉。
  • 章臺柳:古代長安城章臺附近的柳樹,後用來比喻離別或思念。
  • 閨人:指婦女,這裏可能指詩人的妻子或情人。
  • 詠白頭:指吟詠關於白髮的詩句,常用來表達思念之情。

翻譯

十年間我四處漂泊,滯留在外地無法歸家,感覺自己就像一艘漂泊不定的船隻。春天裏,我隨着歌舞的扇子留宿在客棧,美麗的舞女讓客人紛紛登上樓臺欣賞。我從容地欣賞着海邊的山峯景色,思鄉之情無邊無際,彷彿認出了遠方的幷州,那是我思念的家鄉。在旅途中,不要輕易折斷章臺附近的柳枝,因爲自古以來,閨中的女子都會吟詠關於白髮的詩句,表達她們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對家鄉的深深思念。詩中,「十載飄零滯遠遊」直接點明瞭詩人的生活狀態,而「虛舟」則是對這種狀態的形象比喻。後文通過對春天歌舞、海邊山峯的描寫,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無限思念。結尾的「章臺柳」和「閨人詠白頭」則是以物喻情,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歸家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