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海剛峯萱堂貞節卷

世道已波瀾,汩汩江長瀉。 砥柱矻懸樑,誰是中流者。 秋霜撼陵谷,艱哉慈母寡。 斜月照孤幃,蒼鼠落殘瓦。 縭結誓如初,課兒淚盈把。 宣文還隔幔,潯陽時卻鮓。 薄俗此挽回,內則今陶冶。 令子奮桑弧,聲名動朝野。 鄰卜喜王翰,弩負卑司馬。 積善慶所餘,造物不忍舍。 聖世重綱常,優詔將南下。 列傳昭管彤,謳歌增大雅。 嗟哉賢母心,褒旌非所假。 千年桂水清,應照寒山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汩汩(gǔ gǔ):形容水流的聲音。
  • 砥柱:比喻堅強的支撐力量。
  • (kū):形容堅定不動搖。
  • 秋霜:比喻嚴酷的環境。
  • :搖動。
  • 縭結:結縭,指女子出嫁時系在腰間的帶子,這裏比喻堅定的誓言。
  • 宣文:指宣揚文化。
  • 潯陽:地名,今江西九江。
  • 卻鮓(què zhǎ):拒絕接受賄賂。
  • 桑弧:古代用桑木製成的弓,比喻英勇。
  • 弩負:比喻承擔重任。
  • 積善:積累善行。
  • 造物:指自然或天意。
  • 綱常:指社會倫理道德。
  • 優詔:優待的詔書。
  • 列傳:史書中記載人物事蹟的部分。
  • 管彤:古代用來書寫的紅色竹簡,這裏指記錄。
  • 褒旌:表彰。
  • 桂水:地名,這裏指桂江。
  • 寒山:指貧寒的山村。

翻譯

世道如波瀾,江水滔滔不絕。 堅強的支撐如懸樑,誰是那中流砥柱? 秋霜嚴酷,搖動着山谷,慈母孤寡艱難。 斜月照孤幃,蒼鼠落在殘破的瓦片上。 誓言如初,教子淚滿把。 宣揚文化隔着帷幕,潯陽時拒絕賄賂。 薄俗因此得以挽回,內則今受陶冶。 令子奮勇如桑弧,聲名震動朝野。 鄰舍喜歡王翰,承擔重任不遜於司馬。 積善之慶所餘,造物不忍捨棄。 聖世重倫理道德,優待的詔書將南下。 列傳昭示於管彤,謳歌增添大雅。 嗟哉賢母之心,表彰非其所求。 千年桂水清澈,應照亮寒山之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堅強的母親在艱難環境中堅守誓言,教育子女的情景。詩中通過「秋霜撼陵谷」、「斜月照孤幃」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母親的孤獨與堅強。同時,通過「令子奮桑弧」等句,表達了母親教育成果的顯著,以及社會對她的認可和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讚美了母親的偉大,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倫理道德的重視。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