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薰見訪

雨澀涼生海嶠秋,石牀花徑曉雲浮。 清尊此日逢知己,策杖人間豈浪投。 獨向先天分造化,遠從孤嶼覓丹丘。 林間拚作堪輿子,欲向鬆筠結晚儔。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雨澀:雨勢微弱,不順暢。
  • 涼生:涼意產生。
  • 海嶠:海邊的高山。
  • 石牀:石制的牀榻,這裏指石頭的平坦部分。
  • 花徑:花間的小路。
  • 曉雲浮:清晨的雲霧飄浮。
  • 清尊:清酒。
  • 策杖:拄着柺杖。
  • 浪投:隨意投擲,這裏指隨意行走。
  • 先天:指自然界的原始狀態。
  • 分造化:理解自然的奧祕。
  • 孤嶼:孤立的小島。
  • 丹丘:神話中的仙山。
  • 堪輿子:風水師。
  • 鬆筠:松樹和竹子,常用來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
  • 晚儔:晚年伴侶。

翻譯

秋日海邊的高山上海風微弱,涼意漸生,石牀旁的花園小徑上,清晨的雲霧輕輕飄浮。今天有幸與知己共飲清酒,拄着柺杖在這人間行走,又豈是隨意之舉。獨自探索自然界的奧祕,遠赴孤島尋找仙山。在林間,我願成爲一名風水師,想要與松竹結爲晚年的伴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海邊清晨的寧靜景象,通過「雨澀」、「涼生」、「曉雲浮」等詞語傳達了淡淡的秋意和清晨的朦朧美。詩中「清尊此日逢知己」表達了與知己相聚的喜悅,而「策杖人間豈浪投」則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思熟慮。後兩句「獨向先天分造化,遠從孤嶼覓丹丘」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奧祕的探索和對仙境的嚮往。最後,「林間拚作堪輿子,欲向鬆筠結晚儔」表達了詩人希望在晚年與自然爲伴,追求精神上的寧靜與自由。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