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斛 (hú):古代容量單位,十鬥爲一斛。
- 筇 (qióng):一種竹子,這裏指用筇竹製成的手杖。
- 耦耕 (ǒu gēng):古代一種兩人並肩耕作的方式。
翻譯
站在高高的臺上,遠眺晴朗的天空和晚霞,夕陽的影子伴隨着歸巢的烏鴉,天色漸晚。心中充滿了春天的情感,卻不知該向何處去發泄,於是拄着筇竹手杖,先去拜訪那些並肩耕作的農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站在高臺上的所見所感。詩中「高臺木末攬晴霞」一句,既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色,又隱喻了詩人高遠的志向。後兩句則通過「萬斛春情」與「扶筇先到耦耕家」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辛酉又二月以詩代書重訂寶安諸君子羅浮之遊倘能結伴尋春便當移舟候駕乘興勿如剡曲質言請以平原 》 —— [ 明 ] 張萱
- 《 長壽庵寫經示衆十五舉 》 —— [ 明 ] 張萱
- 《 題陸叔平山水文徵仲以詩識之用文韻 》 —— [ 明 ] 張萱
- 《 贈黎是因館甥阮唯仲中表偕試南宮望之勉之情見乎詞 》 —— [ 明 ] 張萱
- 《 送黃士明宗伯還朝 》 —— [ 明 ] 張萱
- 《 黃含光參知奏最承恩思歸移疾數損書問歸志浩然不肖萱念切依劉竊效古人稱藥量水之誼兩干謁者更欲治裝歲暮言別 》 —— [ 明 ] 張萱
- 《 唐明府以馴鹿見貽賦此呈謝 》 —— [ 明 ] 張萱
- 《 正月十四夜飲朱廣文齋頭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