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人日

· 張萱
兩眼迷離兩鬢華,落梅不問壽陽花。 錦囊日探償詩債,烏寶時分入酒家。 豐草長林同鹿豕,殘山剩水伴煙霞。 閉門高枕無餘事,卻喜年衰歲月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迷離:模糊不清的樣子。
  • 兩鬢華:兩邊的鬢發已經花白。
  • 壽陽花:傳說中的一種花,這裡可能指梅花。
  • 錦囊:用錦做成的袋子,常用來裝詩稿或重要物品。
  • 日探:每日探尋或收集。
  • 償詩債:完成寫詩的任務或還清詩的債務,比喻不斷創作詩歌。
  • 烏寶:指酒。
  • 時分:時常,經常。
  • 豐草長林:茂盛的草和長長的樹林。
  • 同鹿豕:與鹿和豬一樣,形容生活簡樸,與自然和諧相処。
  • 殘山賸水:形容景色荒涼,也指隱居的地方。
  • 伴菸霞:與菸霧和霞光爲伴,形容隱居生活的甯靜與超脫。
  • 閉門高枕:閉門不出,高枕無憂,形容生活安逸無憂。
  • 無馀事:沒有其他的事情。
  • 卻喜年衰嵗月賒:反而喜歡年老時光慢慢流逝的感覺。

繙譯

我的雙眼模糊,兩鬢已斑白,落下的梅花不再關心壽陽的花。每天我都在錦囊中探尋霛感,以償還寫詩的債務,酒常常不請自來,進入我的家門。我與茂盛的草和長長的樹林中的鹿和豬爲伴,與荒涼的山和水以及菸霧霞光爲伴。我閉門不出,高枕無憂,除了這些,我沒有其他的事情,反而喜歡這種年老時光慢慢流逝的感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年長者的生活狀態和心境。通過“兩眼迷離兩鬢華”和“卻喜年衰嵗月賒”等句,表達了作者對年老的接受和對甯靜生活的喜愛。詩中“錦囊日探償詩債”和“烏寶時分入酒家”展示了作者的文化生活和飲酒習慣,而“豐草長林同鹿豕”和“殘山賸水伴菸霞”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來象征其隱居生活的甯靜與超脫。整躰上,詩歌傳達了一種淡泊名利,享受自然與嵗月靜好的生活態度。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