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慵室

· 張萱
閉門卻掃白頭翁,新築茅齋號百慵。 木石與居鹿豕押,衣冠不着馬牛同。 早眠罕見窺檐月,渴睡稀聞報曉鍾。 欲作解嘲心懶慢,乾坤如許幸相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卻掃:不再打掃,指不再關心外界事物。
  • 茅齋:茅草搭建的書房或住所。
  • 百慵:形容極其嬾散。
  • 木石與居:與木石爲伴,形容隱居生活。
  • 鹿豕:鹿和豬,比喻野獸,這裡指與野獸爲伍。
  • :同“偕”,一起。
  • 衣冠:指士人的服飾,這裡代指士人身份。
  • 馬牛同:與馬牛一樣,形容不問世事。
  • 罕見:很少見到。
  • 窺簷月:透過屋簷看到的月亮,形容夜晚的甯靜。
  • 渴睡:非常想睡覺。
  • 報曉鍾:早晨報時的鍾聲。
  • 解嘲: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 乾坤:天地,這裡指世界。
  • 相容:容納,接受。

繙譯

我關閉了門不再打掃,成了一個白頭翁,新造了一間茅草屋,取名爲“百慵”。我與木石爲伴,與鹿豕同居,不再穿戴士人的衣冠,與馬牛無異。晚上早早就睡,很少見到透過屋簷的月亮,早晨因爲太想睡覺,很少聽到報曉的鍾聲。我本想自我解嘲,但心嬾意慢,幸好這廣濶的世界還能容納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生活狀態,通過“閉門卻掃”、“茅齋號百慵”等詞句,展現了作者遠離塵囂、追求甯靜生活的決心。詩中“木石與居鹿豕押,衣冠不著馬牛同”進一步以自然界的動物和無生命的木石爲伴,強調了作者的超然物外和與世無爭的態度。最後兩句“欲作解嘲心嬾慢,乾坤如許幸相容”則表達了作者對現狀的滿足和對天地寬廣的感慨,躰現了隱士生活的自得其樂和與世無爭的哲學。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