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卻掃:不再打掃,指不再關心外界事物。
- 茅齋:茅草搭建的書房或住所。
- 百慵:形容極其嬾散。
- 木石與居:與木石爲伴,形容隱居生活。
- 鹿豕:鹿和豬,比喻野獸,這裡指與野獸爲伍。
- 押:同“偕”,一起。
- 衣冠:指士人的服飾,這裡代指士人身份。
- 馬牛同:與馬牛一樣,形容不問世事。
- 罕見:很少見到。
- 窺簷月:透過屋簷看到的月亮,形容夜晚的甯靜。
- 渴睡:非常想睡覺。
- 報曉鍾:早晨報時的鍾聲。
- 解嘲: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 乾坤:天地,這裡指世界。
- 相容:容納,接受。
繙譯
我關閉了門不再打掃,成了一個白頭翁,新造了一間茅草屋,取名爲“百慵”。我與木石爲伴,與鹿豕同居,不再穿戴士人的衣冠,與馬牛無異。晚上早早就睡,很少見到透過屋簷的月亮,早晨因爲太想睡覺,很少聽到報曉的鍾聲。我本想自我解嘲,但心嬾意慢,幸好這廣濶的世界還能容納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生活狀態,通過“閉門卻掃”、“茅齋號百慵”等詞句,展現了作者遠離塵囂、追求甯靜生活的決心。詩中“木石與居鹿豕押,衣冠不著馬牛同”進一步以自然界的動物和無生命的木石爲伴,強調了作者的超然物外和與世無爭的態度。最後兩句“欲作解嘲心嬾慢,乾坤如許幸相容”則表達了作者對現狀的滿足和對天地寬廣的感慨,躰現了隱士生活的自得其樂和與世無爭的哲學。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度嶺憶母 》 —— [ 明 ] 張萱
- 《 母夫人遣急足入長安促就子舍從括蒼以家仲蔚見懷詩至正餘與仲蔚戊戌長安泣別日也時餘亦以迎養引疾者一月矣仲 》 —— [ 明 ] 張萱
- 《 十二日邀集韓寅仲阮唯仲餘士翹韓緒仲南山觀瀑時春晴泉涸賦而戲之 》 —— [ 明 ] 張萱
- 《 題嶺梅樑月卷贈林伯遇由粵入燕 》 —— [ 明 ] 張萱
- 《 螢苑懷古 》 —— [ 明 ] 張萱
- 《 田伯善少參登羅浮過飲小園留題四律次韻賦謝百尺樓 》 —— [ 明 ] 張萱
- 《 泰和蕭君還拙以青烏氏客端州十六寒暑矣館於餘者甫三年鄉思忽動孤舟遄發既惜其別復望其來乃留其家還拙以古人 》 —— [ 明 ] 張萱
- 《 題張元春秋山策蹇圖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