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風不競:比喻力量不足,條件不利。
- 腥雲漲:形容戰亂中血腥氣息濃厚。
- 北斗常殷:北斗星常常顯得非常明亮。
- 赤羽馳:紅色的羽毛快速移動,比喻戰事頻繁。
- 癥結隔垣窺趙虢:比喻問題難以解決,只能從旁觀察。
- 揲荒瓜幕問軒岐:揲(shé),整理;荒瓜幕,指荒涼的田野;軒岐,古代兩位名醫,比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 剺面攢刀日:剺(lí),割;攢(cuán),聚集;形容戰亂中人們面容憔悴,刀光劍影。
- 磨牙反噬時:比喻內部矛盾激化,互相攻擊。
- 傍觀:旁觀。
- 審局:審時度勢。
- 邢苗分邑:邢、苗,古代地名;分邑,分割領地,比喻政治上的分裂。
翻譯
南風無力,血腥氣息瀰漫,北斗星卻異常明亮,戰事頻繁。 問題難以解決,只能從旁觀察,整理荒涼的田野,尋求解決之道。 在戰亂中,人們面容憔悴,刀光劍影,此時內部矛盾激化,互相攻擊。 自信旁觀者能審時度勢,政治上的分裂不應拖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亂時期的混亂與不安,通過「南風不競」、「腥雲漲」等意象,傳達了戰亂帶來的破壞和苦難。詩中「癥結隔垣窺趙虢」、「揲荒瓜幕問軒岐」等句,表達了面對困境的無奈與尋求解決之道的決心。最後,詩人以旁觀者的角度,強調審時度勢的重要性,暗示政治上的分裂應及時解決,以避免更大的災難。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時局的深刻洞察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賀海豐令周公課最 》 —— [ 明 ] 張萱
- 《 廣陵董井懷古 》 —— [ 明 ] 張萱
- 《 和平孫仲瞻明府急足分俸便面貽詩四體方勤一介未報竊用來韻附布謝私情見乎詞工拙勿論 》 —— [ 明 ] 張萱
- 《 續荔枝嘆 》 —— [ 明 ] 張萱
- 《 乙丑人日韓寅仲明府訂過蠹閣詩以迎之 》 —— [ 明 ] 張萱
- 《 丙子元夕奉懷陸岱瞻明府 》 —— [ 明 ] 張萱
- 《 夏日同方翁恬布衣趙文載太學過訪無際講師不遇因與首座論詩一食而返遂賦二律寄贈以當留衣 》 —— [ 明 ] 張萱
- 《 戊午初度顧鄰初太史以文見壽賦此奉謝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