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欲尋讀書社舊盟者餘因追悼陳景文及亡孫堪賦此答之

· 張萱
胡然聲氣昔相求,忽爾參商不自由。 莫遣交情如斷梗,請看物態總浮漚。 埳蛙穴鼠緣何事,溪蝨藩蠅尚未休。 爲憶孫枝凋玉樹,更憐宿草滿荒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胡然:爲何,爲什麼。
  • 聲氣:聲音和氣息,這裏指志趣和情感。
  • 參商:參星和商星,兩者在天空中不同時出現,比喻雙方隔絕或不和睦。
  • 斷梗:折斷的草梗,比喻關係疏遠或不牢固。
  • 物態:事物的狀態或形態。
  • 浮漚:水面上漂浮的泡沫,比喻短暫無常。
  • 埳蛙: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 穴鼠:在洞穴中生活的老鼠,比喻隱居或不問世事的人。
  • 溪蝨:溪流中的蝨子,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藩蠅:圍繞籬笆飛舞的蒼蠅,比喻瑣碎無用的事物。
  • 孫枝:孫子的枝葉,比喻後代。
  • 凋玉樹: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的凋零。
  • 宿草:經年的草,比喻墳墓上的草。
  • 荒丘:荒涼的土丘,多指墳墓。

翻譯

爲何我們曾經志趣相投,如今卻像參星和商星一樣無法自由相見? 不要讓我們的友情像折斷的草梗一樣脆弱,請看世間萬物都是短暫無常的泡沫。 井底之蛙和洞穴中的老鼠,它們的行爲有何意義?溪流中的蝨子和圍繞籬笆的蒼蠅,它們的紛擾還未停止。 爲了回憶我那已故的孫子,他的才華如同凋零的玉樹,更令人哀憐的是,他的墳墓上已經長滿了經年的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友情的懷念和對逝去親人的哀悼。詩中,「聲氣昔相求」與「參商不自由」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無奈。通過「斷梗」、「浮漚」等比喻,詩人深刻描繪了友情的脆弱和世事的無常。後兩句以「埳蛙穴鼠」和「溪蝨藩蠅」爲喻,諷刺了那些目光短淺、瑣碎無益的行爲。最後,詩人以「孫枝凋玉樹」和「宿草滿荒丘」寄託了對亡孫的深切思念和無盡哀傷,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