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夏五偕諸君子攜酒徵歌於二餘堂時主人以便面詩分貽即席次來韻賦謝
如澠美酒助情瀾,肉陣沽嬌詠白團。
樹繞流鶯歌扇動,簾開驚燕舞衣寬。
絕纓有客休頻問,解佩貽誰共笑看。
慶朔堂中開洛社,春風乾當日交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申: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體對應公曆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背景推算。
- 夏五:指夏季的五月。
- 二餘堂:詩中提到的地名或建築名。
- 便面詩:指寫在扇子上的詩,便面即扇子。
- 次來韻:指按照別人詩的韻腳來作詩。
- 如澠:澠(miǎn),古代地名,以產美酒聞名。
- 肉陣:形容宴會上人們密集如肉牆。
- 沽嬌:沽(gū),買;嬌,指美女。
- 白團:指扇子。
- 流鶯:指歌聲婉轉的黃鶯。
- 驚燕:形容女子舞動時衣袖飄揚,如燕子驚飛。
- 絕纓:纓(yīng),帽帶;絕纓,形容宴會中人們放縱不羈。
- 解佩:佩,指佩飾;解佩,指贈送佩飾。
- 慶朔堂:詩中提到的地名或建築名。
- 開洛社:洛社,指文人雅集;開洛社,即舉辦文人雅集。
- 春風乾:幹(gān),古代酒器;春風乾,指春風吹拂下的酒杯。
翻譯
在壬申年五月,我與幾位君子帶着美酒來到二餘堂,共同享受音樂與詩歌。當時主人將寫在扇子上的詩分發給大家,我便按照來詩的韻腳即席作詩以示感謝。
美酒如澠,助長了我們的情致,宴會上人羣密集,我們買來美女詠唱白團扇。樹上的黃鶯歌聲婉轉,隨着歌扇的搖動而響起,簾子拉開,驚燕般的舞衣飄揚,顯得格外寬大。
宴會上有客人放縱不羈,不必頻繁詢問,我們解下佩飾贈送給誰,共同歡笑觀賞。在慶朔堂中舉辦文人雅集,春風吹拂下的酒杯,讓我們當日的交歡更加熱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文人雅集的場景,通過美酒、音樂、詩歌和舞蹈等元素,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交活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如澠美酒」、「肉陣沽嬌」、「樹繞流鶯」等,生動地再現了宴會的熱鬧氛圍。同時,通過「絕纓有客」、「解佩貽誰」等句,表達了文人間的放縱與交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態度和審美追求。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甲戌舊郡公韶階徐公督學以詩幣見寄賦此馳謝 》 —— [ 明 ] 張萱
- 《 六月六日賦壽趙瀫師相公沈夫人 》 —— [ 明 ] 張萱
- 《 病中董廣文懋賞韓孝廉寅仲枉訊賦謝 》 —— [ 明 ] 張萱
- 《 寄懷鄭龍興比部 》 —— [ 明 ] 張萱
- 《 政和令車宜仲內兄惠書捐俸兩辱見存不無約結之嘆第政和治狀從閩來者嘖嘖不休賦以慰之 》 —— [ 明 ] 張萱
- 《 長壽庵寫經示衆十五舉 》 —— [ 明 ] 張萱
- 《 過白鶴峯追和東坡先生新居成步韻二章 》 —— [ 明 ] 張萱
- 《 贈陳集生太史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