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戌:指明朝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
- 蒹葭:(jiān jiā)指蘆葦。
- 畫隼:(huà sǔn)古代官名,指高級官員。
- 黃堂:古代指太守的廳堂,這裏指高級官員的辦公地點。
- 靈椿:傳說中的長壽樹,比喻長壽。
- 遠志:指遠大的志向。
- 小草: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祥鸞:指吉祥的鳳凰。
- 冥鴻:指高飛的鴻雁,比喻高遠的志向。
- 木鐸:古代用來召集民衆的木製響器,比喻重要的職位。
- 淹留:停留,滯留。
- 桂叢:指官場,因爲古代官員常以桂樹爲象徵。
翻譯
一條河流兩岸長滿了蘆葦和楓樹,秋天的景色讓人懷念遠方的友人。 遙想那位在黃堂中忙碌的高官,心中掛念着家中的白髮老父。 我自知志向遠大,不是微不足道的小草,吉祥的鳳凰又怎會羨慕高飛的鴻雁。 聖明的朝廷現在正空缺重要的職位,請不要在舊日的官場中久留。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懷念以及對官場生涯的反思。詩中,「蒹葭」和「楓」構成了秋天的景象,象徵着詩人的思鄉之情。通過「畫隼黃堂客」和「靈椿白髮翁」的對比,詩人展現了對家庭和事業的牽掛。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官場生涯的淡然和對更高追求的嚮往,體現了詩人遠大的志向和對未來的期待。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寶安舊令姑蘇李子木侍御讀禮里居遠貺書幣見索拙刻復爲張天如太史楊維斗解元紹介亦索拙刻即以拙刻耑力各致之 》 —— [ 明 ] 張萱
- 《 寄海陽廣文顧靖甫 》 —— [ 明 ] 張萱
- 《 步韻寄和虔鎮唐美承中丞見貽便面詩夏日集水亭韻 》 —— [ 明 ] 張萱
- 《 徐海石中丞入佐內臺還裏有終焉之志詩以訊之 》 —— [ 明 ] 張萱
- 《 蔡弘父司成以學約山居吟進古本孝經疏見寄賦此懷之時滇之恥未灑胡安國之進春秋傳不可不念也 》 —— [ 明 ] 張萱
- 《 九月七日雨中李伯開欲過小園用前韻以詩促之 》 —— [ 明 ] 張萱
- 《 使還長安柬同社諸君子 》 —— [ 明 ] 張萱
- 《 朝雲墓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