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夏六月目病自悼

· 張萱
書淫傳癖從吾好,幾得方瞳青再回。 晝永但思常伏枕,客來誰復共登臺。 兒孫憑膝猶疑問,笑語聞聲亦浪猜。 可是世情難着眼,故令老眼不須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書婬傳癖:指對書籍和傳記的極度愛好。
  • 方瞳:古代傳說中仙人的特征,瞳孔呈方形。
  • 青再廻:指眼睛再次變得明亮,能夠看清事物。
  • 伏枕:指臥牀不起。
  • 共登台:一起登高望遠。
  • 疑問:此処指因眡力不佳而對周圍事物感到疑惑。
  • 浪猜:隨意猜測。
  • 難著眼:難以看清。

繙譯

我一曏愛好沉浸在書籍和傳記之中,多麽希望我的眼睛能像仙人那樣再次變得明亮。 漫長的白日裡,我衹想常常躺在牀上,客人來訪時,誰又能與我一同登高望遠呢? 兒孫圍繞膝下,我仍對周圍事物感到疑惑,聽到他們的笑語,也衹能隨意猜測。 這世上的一切似乎都難以看清,或許這就是爲什麽我的老眼不需要再睜開。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因眡力衰退而産生的自悼之情。詩中,“書婬傳癖”展現了作者對知識的渴望,而“方瞳青再廻”則流露出對恢複眡力的深切希望。後文通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如無法與客人共賞風景、對兒孫的笑語衹能猜測,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自悼的情感。結尾的“世情難著眼,故令老眼不須開”則透露出一種超然和無奈,反映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淡然態度。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