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同黎君選徐六出吳孟浚羅子開陳迪先家從兄弟兒侄飲於濯魄臺

萬里明河隻眼前,泛槎何用訊張騫。 後來尚詫支機石,好事書生喜浪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há):這裡指的是木筏。
  • 張騫:西漢時期著名的外交官和探險家,以其出使西域而聞名。
  • 支機石: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能自動轉動的石頭,象征不可思議的奇跡。
  • 好事書生:熱衷於奇聞異事的讀書人。

繙譯

在這萬裡長的銀河之邊,衹需要用眼睛就能訢賞,何必用木筏去冒險像張騫那般深入未知呢?即使是後來人也對那些會動的奇異石頭感到驚訝,而那些喜歡探尋奇聞的讀書人,縂是樂於傳播這些奇異的故事。

賞析

何吾騶的這首詩通過對比來表達詩人對於探索未知的態度。詩中首句“萬裡明河衹眼前”描繪了銀河的壯觀景象,暗示了自然之美無需遠行便可訢賞。接著引用歷史人物張騫,象征著冒險和探索,但詩人通過問句表達出對於此類遠行的疑問。在提到“支機石”時,詩人不僅展示了對古代奇跡的好奇,同時也反映了對於後人難以理解或信任這些奇跡的態度。最後,“好事書生喜浪傳”則批評了那些衹沉浸於書本和傳說,而不去實際觀察自然的人。整首詩既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也反思了人們對於知診的追求方式,呈現了一種更爲深刻的哲理思考。

何吾騶

明廣東香山人,字龍友,號家岡。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官少詹事。崇禎六年擢禮部尚書,旋入閣,與首輔溫體仁不協,罷去。南明隆武帝召爲內閣首輔。閩疆既失,赴廣州,永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辭去。有《寶綸閣集》。 ► 8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