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別離

· 吳兆
車轔轔,馬特特,路上行人行不息。 丈夫一去音信稀,門前凝望是耶非。 羅巾掩面羞回顧,翻令小姑笑妾誤。 憶妾家中嬌小姿,愛弄玉環阿母隨。 只知嬌養無愁苦,常笑他人怨別離。 如今小姑年十五,能不憂愁有幾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轔轔(lín lín):形容車輪滾動的聲音。
  • 特特:形容馬蹄聲。
  • 是耶非:是與否,這裏指不確定是否能看到丈夫的歸來。
  • 羅巾:絲巾。
  • 掩面:用手或物品遮住臉部。
  • 羞回顧:因羞愧而回頭看。
  • :反而。
  • 嬌小姿:嬌小可愛的樣子。
  • 玉環:玉製的環形飾品。
  • 阿母:母親。
  • 怨別離:因離別而感到悲傷。

翻譯

車輪滾滾,馬蹄聲聲,路上的行人絡繹不絕。 丈夫一去,音信漸稀,我站在門前凝望,不確定是否能看到他的歸來。 用絲巾遮住臉龐,羞愧地回頭看,反而讓小姑笑話我因誤會導致的悲傷。 回憶起我在家中嬌小可愛的模樣,喜歡玩弄玉環,母親總是陪伴在旁。 那時只知道享受寵愛,無憂無慮,常常嘲笑他人因離別而感到的悲傷。 如今小姑已經十五歲,她能有多少時間不感到憂愁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個女子在丈夫離家後的孤獨與憂愁,展現了她從無憂無慮到深感離別之苦的轉變。詩中「車轔轔,馬特特」生動地描繪了行人匆匆的景象,與女子孤獨守望形成鮮明對比。後文通過回憶與現實的對比,表達了女子對過去無憂生活的懷念以及對未來的憂慮。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深刻揭示了人生中的變遷與情感的複雜性。

吳兆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非熊。初喜爲傳奇曲。萬曆中游南京,與鄭應尼作《白練裙》雜劇,譏嘲馬湘蘭。己而悔之,致力於詩,與曹學佺等結社,遊武夷、匡廬、九華諸山,輯《金陵社集詩》。後出遊廣東,客死新會。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