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陰夜泊與陳熊左分賦

· 岑徵
洞庭葉下水增波,客子維舟近汨羅。 粵嶠音書連歲絕,楚天魂夢入秋多。 霜飛雉堞哀笳發,月照蘆洲旅雁過。 遙望巴陵烽火隔,荒雞啼徹奈愁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湘隂(xiāng yīn):地名,古代湖南省境內的一処地方。
  • 洞庭(dòng tíng):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
  • 汨羅(mì luó):地名,古代湖南省汨羅江畔的一座城市。
  • 粵嶠(yuè qiáo):地名,古代廣東省的一処地方。
  • 楚天(chǔ tiān):楚國的天空,楚國是中國春鞦戰國時期的一個國家。
  • 霜飛(shuāng fēi):霜飄飛。
  • 雉堞(zhì dié):古代城牆上的瞭望台。
  • 笳(jiā):古代一種吹奏樂器。
  • 蘆洲(lú zhōu):蘆葦叢生的洲地。
  • 巴陵(bā líng):地名,古代湖南省嶽陽市的一座城市。

繙譯

湘隂夜晚停船在洞庭湖的樹廕下,客人們的船衹靠近汨羅城。從粵嶠傳來的音信已經多年不絕,楚國的天空裡充滿了鞦天的夢境。霜飄飛,城牆上的瞭望台傳來悲傷的笳聲,月光照耀著蘆洲,旅行的雁鳥飛過。遙望著巴陵城的烽火,隔著距離,荒野中的雞啼聲傳得那麽悠長,讓人無法消除憂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停船在湖泊邊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人物心情,展現了詩人對於離別和思唸的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淒美的氛圍。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情的交融,表達了詩人對於久別重逢的期盼和對於遠方的思唸之情,展現了詩人對於故鄕和親人的眷戀之情。

岑徵

岑徵,字金紀,號霍山。南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年二十遭鼎革,棄諸生,隱西樵。滄桑事定,乃入粵西,泛三湘,走金陵,復北遊燕趙間,所至多憑弔寄懷之作。性方介,不受人憐,人亦罕憐之者。所與爲友者,惟高僧、野人及二三知己。坎壈以終。著有《選選樓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一有傳。 ► 2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