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山水圖

石壁瀉飛泉,長鬆間修竹。 茫茫浦光淨,遙岑翠如沐。 林扉靜半掩,水檻縈六曲。 送客出衡門,扁舟蕩空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iè):傾瀉,水流直下。
  • 脩竹 (xiū zhú):高高的竹子。
  • 浦光 (pǔ guāng):水邊的光景。
  • 遙岑 (yáo cén):遠処的山峰。
  • 翠如沐 (cuì rú mù):翠綠得像是剛洗過一樣。
  • 林扉 (lín fēi):林中的門戶,指林間的小路或入口。
  • 水檻 (shuǐ jiàn):水邊的欄杆或台堦。
  • 六曲 (liù qū):形容曲折多變。
  • 衡門 (héng mén):指簡陋的門。
  • 扁舟 (piān zhōu):小船。
  • 蕩空綠 (dàng kōng lǜ):在空曠的綠色水麪上蕩漾。

繙譯

石壁上飛瀉著清泉,長松與脩竹間襍其中。 茫茫的水邊光景潔淨,遠処的山峰翠綠得像是剛洗過一樣。 林間的小路半掩著,水邊的欄杆曲折多變。 送客出了簡陋的門,小船在空曠的綠色水麪上蕩漾。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山水間的甯靜景象。通過“石壁瀉飛泉”和“長松間脩竹”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生機與和諧。詩中的“遙岑翠如沐”一句,巧妙地運用比喻,將山峰的翠綠形容得生動而清新。後兩句則通過“林扉靜半掩”和“水檻縈六曲”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甯靜而幽深的氛圍。最後,“扁舟蕩空綠”不僅描繪了送客的場景,也象征著詩人內心的甯靜與超脫。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

吳伯宗

明江西金溪人,名祏,以字行。洪武四年初開科,廷試第一。授禮部員外郎,與修《大明日曆》。以不附胡惟庸,坐事謫居鳳陽。上書論時政,因言惟庸專恣。帝得奏召還,命使安南。歷官武英殿大學士,後坐事降檢討。十七年又坐事謫雲南卒。有《南宮》、《使交》、《成均》、《玉堂》四集。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