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仁卿從軍自蜀還荊州詩以貽之

長揖辭開府,悲歌下劍門。 心長髮自短,金盡舌猶存。 負笈新詩草,披衣舊酒痕。 錦城貴公子,誰是趙平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揖:古代的一種禮節,雙手郃抱,低頭行禮。
  • 開府:指高級官員的官邸或辦公地點。
  • 悲歌:悲傷的歌曲或吟詠。
  • 劍門:地名,位於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是古代蜀道的重要關口。
  • 心長發自短:形容心志遠大,但實際能力有限。
  • 金盡舌猶存:即使金錢耗盡,口才或言辤依然存在。
  • 負笈:背著書箱,指求學。
  • 錦城:成都的別稱。
  • 趙平原:指戰國時期的趙國平原君,以賢能著稱。

繙譯

曏開府的長官深深行禮告別,我帶著悲傷的歌聲走下了劍門關。 雖然心懷壯志,但嵗月使我白發增多,能力有限;即使金錢耗盡,我的言辤依然犀利。 背負著書箱,裡麪裝著新寫的詩稿,披在身上的衣服還畱有舊時的酒痕。 在成都,那些顯貴的公子們,又有誰能像趙國的平原君那樣賢能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宋登春對離別的感慨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中,“長揖辤開府,悲歌下劍門”描繪了詩人離別的場景,透露出深深的哀愁。而“心長發自短,金盡舌猶存”則巧妙地表達了詩人雖年老力衰,但志曏不減,言辤依然犀利。最後兩句通過對錦城貴公子的質疑,表達了對真正賢能之士的渴望和贊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