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夜郡樓宴集

高樓落日秋冥冥,西風吹送燕鴻聲。 半江杳藹月初上,萬壑虛無雲自生。 拊檻欲窺白兔藥,持杯空復紫芝情。 誰家今夜橫長笛,楊柳拆殘怨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冥冥(míng míng):昏暗的樣子。
  • 杳藹(yǎo ǎi):形容遠處景物模糊不清。
  • 虛無:空曠而不可捉摸。
  • 拊檻(fǔ jiàn):輕拍欄杆。
  • 白兔藥:指傳說中月宮中的仙藥,由白兔搗制。
  • 紫芝情:紫芝是一種傳說中的仙草,這裏指對仙境的嚮往之情。
  • 拆殘:指楊柳枝條被折斷,殘破不全。

翻譯

八月十三日夜晚,在郡樓舉行宴會。 高樓上,夕陽西下,天空昏暗,西風吹送着燕子和鴻雁的叫聲。 半江的景色在朦朧中,月亮初升,萬壑之間,雲霧自然升起。 輕拍欄杆,想要窺探月宮中白兔搗制的仙藥,手持酒杯,空有對仙境的嚮往之情。 不知哪家今夜吹起了長笛,楊柳枝條被折斷,殘破不全,怨恨未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宴會場景,通過高樓、夕陽、燕鴻、月亮、雲霧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幽遠而神祕的氛圍。詩中「拊檻欲窺白兔藥,持杯空復紫芝情」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現實的不滿。末句「楊柳拆殘怨未平」則巧妙地以楊柳的殘破象徵心中的怨恨,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生活的渴望。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