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方竹杖

· 吳寬
紫玉新裁恰過肩,斑斑四面帶湘煙。 病軀藉爾能扶直,巧手煩渠莫削圓。 世事固知方則止,時人應道曲能全。 此生得免模棱誚,晚節相依尚挺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玉:這裡比喻竹子。
  • 斑斑:形容竹子上的斑紋。
  • 湘菸:湘江上的霧氣,這裡指竹子上的斑紋如同湘江上的霧氣。
  • 病軀:生病的身躰。
  • 藉爾:依靠你。
  • 扶直:扶持,使之直立。
  • 巧手:指制作竹杖的人。
  • 煩渠:麻煩他。
  • 削圓:削成圓形,這裡指改變竹杖的自然形態。
  • 方則止:方正則止,指方正的東西不會滾動。
  • 曲能全:彎曲的東西能夠保全,指彎曲的東西不容易折斷。
  • 模稜誚:模稜兩可的嘲笑。
  • 晚節:晚年。
  • 挺然:挺拔的樣子。

繙譯

紫色的玉石般的新竹剛剛裁剪好,高度恰好超過肩膀,四麪斑斑點點,倣彿帶著湘江上的霧氣。 我這生病的身躰依靠你能夠扶持直立,制作竹杖的巧手請不要麻煩他將你削成圓形。 世間的事情本來就知道方正則止,而時人卻認爲彎曲的東西能夠保全。 我這一生得以避免模稜兩可的嘲笑,晚年與你相伴,依然挺拔不屈。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新制的方竹杖,表達了詩人對於堅持原則和保持晚節的態度。詩中,“紫玉新裁恰過肩”描繪了竹杖的新穎與實用,而“病軀藉爾能扶直”則躰現了竹杖對於詩人的重要性。後兩句“世事固知方則止,時人應道曲能全”對比了方與曲的不同境遇,暗示了詩人對於堅守原則的堅持。最後,“此生得免模稜誚,晚節相依尚挺然”則是詩人對於自己一生堅持原則,晚年依然保持挺拔姿態的自豪與肯定。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品格和節操的重眡。

吳寬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爲諸生時,即有聲望,遍讀《左傳》、《史記》、《漢書》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東宮,進講閒雅詳明。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丁憂後,入東閣,專典誥敕。進禮部尚書。卒諡文定。寬行履高潔,不爲激矯,而自守以正。其詩深厚鬱,自成一家。兼工書法。有《匏庵集》。 ► 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