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洞避暑伍道翼園林

· 何絳
閒園半畝倚江隈,盡日潮聲相往來。 石路轉經花下入,柴門先見浪中開。 數行疏雨侵書幌,五月微寒入酒杯。 世上炎蒸何處避,不妨潦倒醉佳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閒園:空閒的園子。
  • 江隈:江的彎曲處。
  • 潮聲:潮水拍岸的聲音。
  • 柴門:用樹枝編成的簡陋的門。
  • 書幌:書房的窗簾。
  • 炎蒸:酷熱的天氣。
  • 潦倒:頹廢,失意。
  • 佳醅:美酒。

翻譯

空閒的園子半畝,緊靠江邊彎曲處,整日裏潮水聲聲,來來往往。 石子路蜿蜒穿過花叢,進入園中,簡陋的柴門首先映入眼簾,彷彿從浪濤中開啓。 幾行稀疏的雨點侵入書房的窗簾,五月的微寒滲入酒杯。 世間的酷熱在哪裏可以躲避?不妨頹廢失意,沉醉於美酒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略帶憂鬱的夏日景象。詩人通過「閒園」、「江隈」、「潮聲」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江邊園子的靜謐畫面。詩中「石路轉經花下入,柴門先見浪中開」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意象疊加,增強了詩的藝術效果。尾聯「世上炎蒸何處避,不妨潦倒醉佳醅」則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炎熱的逃避和對美酒的嚮往,透露出一種超脫和豁達的情懷。

何絳

何絳,與陳恭尹同渡銅鼓洋,訪遺臣於海外。又聞桂王在滇,復與恭尹北上,西濟湘沅,不得進,乃東遊長江,北過黃河,入太行。嘗歷遊江浙及燕、齊、魯、趙、魏、秦、楚間,終無所就。晚年歸鄉,隱跡北田。與其兄衡及陳恭尹、陶璜、樑槤合稱“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廬集》。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一三有傳。何絳詩,以中山大學圖書館藏舊鈔本《不去廬集》爲底本,參校民國汪兆鏞鈔本(簡稱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樂樓影印汪氏微尚齋鈔本(簡稱何本)。 ► 5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