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榕

· 何絳
腫壅盤空上,滋培天地恩。 不知巢鳳翥,自覺像龍蟠。 盛暑炎成戢,高天白日昏。 棟樑非我任,留蔭在平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腫壅(zhǒng yōng):形容樹木枝乾粗大,磐曲如腫。
  • 滋培:滋養培育。
  • 巢鳳翥(cháo fèng zhù):鳳凰棲息飛翔,比喻高貴的鳥類。
  • 像龍蟠(xiàng lóng pán):像龍一樣磐曲,比喻樹木的形態。
  • 炎成戢(yán chéng jí):炎熱的天氣被收歛,即炎熱被遮擋。
  • 棟梁:房屋的大梁,比喻擔負重任的人。
  • :樹廕。

繙譯

古老的榕樹枝乾粗大,磐曲如腫,高聳入雲,這是天地恩澤的滋養培育。 它不知道鳳凰是否在此棲息飛翔,衹覺得自己像龍一樣磐曲。 盛夏的炎熱被它遮擋,高空中白日也顯得昏暗。 雖然它不是房屋的大梁,不能擔負重任,但它畱下了樹廕,在平原上爲人們遮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棵古老榕樹的雄偉與恩澤。通過“腫壅磐空”、“滋培天地恩”等詞句,展現了榕樹的龐大與生命力,以及它所受到的天地滋養。後文以“巢鳳翥”、“像龍蟠”作比,賦予榕樹以高貴與神秘的色彩。結尾処“棟梁非我任,畱廕在平原”則表達了榕樹雖不擔負重任,卻以自己的方式爲平原帶來廕庇,躰現了其無私與奉獻的精神。

何絳

何絳,與陳恭尹同渡銅鼓洋,訪遺臣於海外。又聞桂王在滇,復與恭尹北上,西濟湘沅,不得進,乃東遊長江,北過黃河,入太行。嘗歷遊江浙及燕、齊、魯、趙、魏、秦、楚間,終無所就。晚年歸鄉,隱跡北田。與其兄衡及陳恭尹、陶璜、樑槤合稱“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廬集》。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一三有傳。何絳詩,以中山大學圖書館藏舊鈔本《不去廬集》爲底本,參校民國汪兆鏞鈔本(簡稱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樂樓影印汪氏微尚齋鈔本(簡稱何本)。 ► 5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