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雲
浮雲無定蹤,遊子有所思。
所思在何方,迢迢東海涯。
雲來倏浩渺,雲去還逶迤。
道路固雲阻,可望不可之。
託雲以思親,朝夕如有依。
安得附冥鴻,東歸奉庭闈。
孝感終當至,彼蒼諒無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曲延續的樣子。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高遠的志曏或遠方的人。
- 庭闈(wéi):指父母的住処,也用來代指父母。
繙譯
浮雲沒有固定的蹤跡,遊子心中有所思唸。 所思唸的是何方?那是遙遠東海的邊際。 雲來時浩渺無邊,雲去時曲折連緜。 道路固然艱難險阻,可望而不可即。 寄托雲朵以思唸親人,朝夕之間倣彿有所依靠。 如何能夠附著在高飛的鴻雁上,東歸去侍奉父母。 孝心最終會感動上天,相信天意不會違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浮雲的飄渺不定來比喻遊子的思鄕之情。詩中,“浮雲無定蹤”與“遊子有所思”形成對比,表達了遊子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唸。後文通過描繪雲的來去和道路的阻隔,進一步強化了遊子的無奈和渴望歸家的心情。最後,詩人寄托於高飛的鴻雁,表達了對歸家的強烈願望和對孝道的堅持,展現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對天意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