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旨野莊董公殊勳清節孚聞之縉紳紀以八詩

· 陳孚
手分恩露活煢嫠,春滿棠陰犬有氂。 二十年間如昨日,兒童猶誦衛州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承旨:古代官職名,負責起草詔令。
  • 野莊董公:指董姓官員,野莊爲其別號。
  • 殊勳:特別的功勳。
  • 清節:清廉的節操。
  • 孚聞:聲譽遠揚。
  • 縉紳:古代指官僚階層。
  • 煢嫠:孤獨的寡婦。
  • 棠陰:棠樹的陰影,比喻庇護。
  • 犬有氂:犬有長毛,比喻安寧無事。
  • 衛州碑:指記載董公事蹟的碑文。

翻譯

董公以承旨之職,以其特別的功勳和清廉的節操,聲譽遠揚,爲官僚階層所知。他親手分發恩澤,救助那些孤獨的寡婦,使得棠樹的陰影下,犬隻安寧,長毛飄揚,春意盎然。二十年過去了,這一切彷彿就在昨日,兒童們仍然在傳誦着記載董公事蹟的衛州碑文。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董公的功德和清廉,通過「手分恩露活煢嫠」和「春滿棠陰犬有氂」的描繪,生動展現了董公的仁慈和治理下的安寧景象。詩末的「兒童猶誦衛州碑」則強調了董公事蹟的深遠影響,即使時光流逝,他的美德和功績仍然被後人銘記和傳頌。

陳孚

元台州臨海人,字剛中,號勿齋。幼穎悟。世祖時以布衣上《大一統賦》,署爲上蔡書院山長,調翰林國史院編修,攝禮部郎中,隨樑曾使安南,還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爲建德路總管府治中。歷遷衢州、台州兩路,所至多善政。卒諡文惠。年六十四。天材過人,性任俠不羈,詩文不事雕。有《觀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