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叔時歸淮東
羲農去我遠,醇風日以澆。
遺經祕幽旨,千載空寥寥。
濂洛導其源,百川始東朝。
我生性顓蒙,望道彌堅高。
鍼砭無良友,窮居困煩囂。
東平曹叔子,妙年振英翹。
古心默相契,一語神情超。
高堂奏綠綺,長空激商飆。
譚玄探要妙,力學鋤虛驕。
方期拾瑤草,歸袂何飄颻。
淮水白浩浩,楚山青遙遙。
相思意無盡,贈子一長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羲農:指伏羲和神農,古代傳說中的帝王。
- 醇風:淳樸的風俗。
- 澆:變薄,減弱。
- 濂洛:指濂溪和洛水,比喻學問的源流。
- 顓蒙:愚昧無知。
- 鍼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針,比喻規勸和批評。
- 窮居:隱居不仕。
- 煩囂:嘈雜喧囂。
- 英翹:傑出的人才。
- 綠綺:古琴名。
- 商飆:秋風。
- 譚玄:談論玄理。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
- 飄颻:飄動搖曳的樣子。
翻譯
伏羲和神農的時代離我們很遠,淳樸的風俗日漸淡薄。遺留下來的經典隱藏着深奧的旨意,千年以來無人問津。濂溪和洛水引導了學問的源頭,百川纔開始向東流去。我生性愚昧無知,對道的追求越發堅定高遠。沒有良友的規勸和批評,隱居的生活充滿了嘈雜喧囂。東平的曹叔子,年少時就已是傑出的人才。我們心靈相通,一句話就能超越神情。在高堂上演奏古琴,長空中激盪着秋風。談論玄理,探求精妙,努力學習以摒棄虛榮驕傲。正期待着拾取仙草,你的歸途卻飄搖不定。淮水白茫茫,楚山青翠遙遠。對你的思念無盡,贈你一首長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淳樸風俗的懷念,以及對學問追求的堅定。詩中通過對比伏羲神農時代的醇風與現今的澆薄,突顯了詩人對道的嚮往。同時,詩人讚美了曹叔子的才華,並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無盡思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向和真摯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