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必明北上
天寒霜霰繁,歲晏日月駛。
周子何倉皇,孤征詣燕薊。
寥寥抱遺經,皦皦蓄幽志。
青雲既交薦,白首期一試。
蒼松多勁枝,老鶴負奇氣。
扶搖信可摶,高冥不難致。
泮林日彫疏,子衿氣淪替。
側佇典型人,復理俎豆事。
明年候薰風,矯首江南澨。
願偕魯諸生,敬攬叔孫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晏:歲末,年底。
- 燕薊:古代地名,指今北京一帶。
- 皦皦:明亮,清晰。
- 交薦:相互推薦,指得到他人的推薦。
- 扶搖: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比喻仕途的升遷。
- 摶:盤旋。
- 高冥:高空。
- 泮林:古代學校名,這裏指學校。
- 子衿:古代學子所穿的服裝,借指學子。
- 淪替:衰落,衰退。
- 側佇:側身等待。
- 俎豆: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這裏指祭祀之事。
- 薰風:和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 澨:水邊。
- 叔孫:複姓,這裏可能指某位姓叔孫的人。
翻譯
天寒地凍,霜雪繁多,歲月匆匆,轉眼已是年底。周子爲何如此匆忙,孤身前往燕薊之地。他懷抱着遺留下來的經典,心中懷有清晰的志向。在青雲直上的仕途中得到了推薦,即使白髮蒼蒼也希望能一試身手。蒼松有許多堅強的枝條,老鶴也充滿了奇異的氣息。相信可以藉助扶搖直上的風力,高空並不難以達到。學校的林木日漸凋零,學子的氣息也逐漸衰退。側身等待着有典型的人出現,再次整理祭祀的事宜。明年等待着和暖的東南風,擡頭望向江南的水邊。希望能與魯地的諸生一起,敬仰地拉着叔孫的衣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周必明北上的情景,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和人物內心的抒發,展現了周必明的堅定志向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蒼松、老鶴等意象,象徵着堅韌不拔和遠大的抱負。同時,通過對學校和學子的描寫,表達了對文化傳承的憂慮和對典型人物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對時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