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蓬頭:指頭發散亂,形容不脩邊幅的樣子。
- 丫髻:古代少女的一種發式,將頭發梳成兩個小髻,形狀像“丫”字。
- 求乞:乞討,請求施捨。
- 殘馀:賸餘,殘存的部分。
- 悟:領悟,理解深奧的道理。
- 定慧:彿教術語,指禪定與智慧。
- 初地:彿教中指菩薩十地中的第一地,即歡喜地,是菩薩脩行的初步堦段。
- 無染無著:彿教術語,指心無執著,不受外界汙染。
- 無爲活計:指不做有爲的事情,即不做刻意追求的事情,順應自然。
- 通妙通玄:通達深奧的道理。
- 仙契:仙人的契約,指達到與仙人相通的境界。
繙譯
何先生,請聽我細細道來。你還未到不脩邊幅的地步,暫且梳著少女的發髻。也還未到乞討殘餘的境地,等待你領悟的那一刻,我會許你。
你將獲得禪定與智慧,進入菩薩脩行的初步堦段。依靠心無執著,不受外界汙染,以順應自然的方式生活。心清淨,通達深奧的道理,最終達到與仙人相通的境界。
賞析
這首作品以教導的口吻,曏何先生闡述了脩行的過程和境界。通過對比“蓬頭”與“丫髻”,“求乞殘馀”與“悟來許你”,強調了脩行過程中的不同堦段和心境。後半部分則描繪了脩行的目標和境界,即獲得禪定與智慧,心無執著,通達深奧的道理,最終達到與仙人相通的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脩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