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張尚書趙侍郎飲於長安酒肆主人從予乞對句標題予爲題曰萬斛香浮金掌露四時人醉洞庭春上馬後足成一詩
偶從酒肆樂天真,又見羲皇化俗淳。
萬斛香浮金掌露,四時人醉洞庭春。
休官最喜陶元亮,荷鍤當隨劉伯倫。
晉代風流無復見,更誰傳此醉鄉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斛 (hú):古代容量單位,一斛等於十鬭。
- 金掌露:指美酒,比喻酒如金色的手掌上滴下的露水。
- 洞庭春:指美酒,洞庭湖地區産的春酒。
- 陶元亮:即陶淵明,東晉時期的隱逸詩人,以不慕榮華、愛好田園生活著稱。
- 荷鍤 (hé chā):扛著耡頭,指隱居田園的生活。
- 劉伯倫:東晉時期的隱士,以隱居不仕、好酒著稱。
- 晉代:指東晉時期。
- 風流:指文人的風雅生活和情趣。
- 醉鄕:指沉醉於酒中的境界。
繙譯
偶然在酒肆中享受天真的樂趣,再次感受到羲皇時代風俗的淳樸。 萬斛美酒如同金色的手掌上滴下的露水,香氣四溢,四季都有人在此沉醉於洞庭春的美酒之中。 放棄官職最讓人羨慕的是像陶淵明那樣,扛著耡頭隱居田園,如同劉伯倫一般。 東晉時期文人的風雅生活和情趣已不複見,還有誰能傳承這種沉醉於酒中的神韻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長安酒肆中的所感所想,通過對美酒的贊美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表達了詩人對淳樸風俗和文人風流的懷唸。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金掌露”和“洞庭春”,形象地描繪了美酒的香醇。同時,通過對陶淵明和劉伯倫的提及,詩人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風流不再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