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遇鄉人

· 陳杰
亂後江濱路,跫然客裏聲。 依稀認維梓,邂逅共班荊。 邑里今安否,親交半死生。 鬆楸十年淚,和酒對君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跫然(qióng rán):形容腳步聲。
  • 維梓:指故鄕。
  • 班荊:鋪開荊條坐下,比喻朋友相遇,共話舊情。
  • 松楸: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征墓地。

繙譯

在戰亂後的江邊路上,突然聽到客人的腳步聲。 依稀記得這是故鄕的聲音,偶然相遇,我們鋪開荊條坐下敘舊。 詢問鄕裡的近況,親朋好友半數生死未蔔。 十年來對著松樹和楸樹流下的淚水,現在借著酒意,對著你傾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後與故鄕人偶遇的情景,表達了深切的鄕愁和對親友安危的關切。詩中“跫然客裡聲”一句,通過腳步聲的描寫,巧妙地引出了與鄕人的邂逅,展現了戰亂時期人們內心的孤獨與渴望。後文通過對故鄕和親友的詢問,以及對松楸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對故鄕的思唸和對戰亂帶來的傷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