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閣本名秦樓月贈岜山前譚二翁

· 馬鈺
譚公急。急迎物外逍遙客。逍遙客。專來緣化,幸無阻隔。 焚燒船網無心測。四方稱譽難名溺。難名溺。諸餘守舊,轉增利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萊閣:傳說中的仙境,這裏指代超脫塵世的境界。
  • 秦樓月:古代詩詞中常用來指代女子的住所,這裏可能指譚二翁的居所。
  • 岜山: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物外:世俗之外,指超脫塵世的狀態。
  • 逍遙客: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人。
  • 緣化:因緣而化,指因緣際會而有所作爲。
  • 阻隔:障礙,阻礙。
  • 焚燒船網:比喻放棄世俗的追求和束縛。
  • 無心測:無法預測,無法揣測。
  • 四方稱譽:四面八方都給予讚譽。
  • 難名溺:難以名狀的沉迷。
  • 諸餘守舊:指其他人仍然固守舊有的觀念或習慣。
  • 轉增利息:反而增加了負擔或麻煩。

翻譯

譚公急切地迎接那些超脫塵世的逍遙之客。這些逍遙客,專門來此因緣際會,幸好沒有遇到任何阻礙。他們焚燒了船隻和漁網,表示放棄世俗的追求,這種行爲難以預測。四方八面都對他們讚譽有加,但這種沉迷難以名狀。而其他人仍然固守舊有的觀念,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負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譚公迎接逍遙客的場景,表達了超脫塵世、追求自由的思想。詩中「焚燒船網」象徵着放棄世俗的束縛,而「四方稱譽難名溺」則揭示了人們對這種超脫行爲的複雜感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批判。

馬鈺

金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後遊萊陽,入遊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後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爲真人、抱一無爲普化真君等。 ► 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