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丁未: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西風:指秋風。
- 露華:露水。
- 河影:銀河的倒影。
- 陰蟲:指蟋蟀等夜間鳴叫的昆蟲。
- 渾忘夏:完全忘記了夏天的炎熱。
- 預報秋:預示着秋天的到來。
- 亂後:指戰亂之後。
- 時節異:時節的變化異常。
- 消憂:消除憂愁。
翻譯
元代的徐賁在丁未年六月二十八日夜晚作下此詩。西風吹過,雨又停了,我在園中的齋房裏躺着,夜晚更加幽靜。天空黑暗,露水涼意襲人,雲層稀疏,銀河的倒影淡淡地流淌。夜間的昆蟲齊聲鳴叫,彷彿忘記了夏天的炎熱,頻繁飄落的樹葉預示着秋天的到來。戰亂之後,我驚訝於時節的異常變化,卻不知用什麼方法來消除我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靜謐景象,通過西風、雨停、露華、河影等自然元素,傳達出季節交替的微妙變化。詩中「陰蟲齊響渾忘夏,落葉頻飄預報秋」巧妙地將昆蟲的鳴叫和落葉的飄落作爲夏秋交替的信號,表達了對時節變化的敏感和對戰亂後世界變化的感慨。結尾的「卻將何計爲消憂」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憂慮和對安寧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