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三首鄭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諸公同賦次東坡先生韻

· 陳謙
客遊九龍岡,道出白虎嶺。 拄杖諳獨登,煎茶汲僧井。 歌客寡儔匹,歷覽思彌耿。 昆礏抵烏鵲,燕金擲蛙黽。 差將第一義,喻彼山下礦。 坡公詩家豪,性具佛勇猛。 山川與筆力,神鬼助奔騁。 搜冥百怪窮,吊冢孤鶴哽。 寧容溝澮雨,汪洋敵千頃。 情深事偶從,魂在骨未冷。 寒泉兼古木,籠絡歸雋永。 盤陀延小酌,反照藉餘景。 誓須浮海航,回望孤塔影。 名不繫除書,山林恣參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虎丘: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九龍岡: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蘇州附近的山崗。
  • 白虎嶺:地名,可能與虎丘有關,具體位置不詳。
  • 拄杖:用柺杖支撐身體。
  • :熟悉。
  • 獨登:獨自登山。
  • 僧井:寺廟中的井。
  • 儔匹:同伴。
  • 思彌耿:思緒更加清晰。
  • 昆礏:崑崙山的石頭,這裏比喻珍貴。
  • 烏鵲:烏鴉和喜鵲,這裏比喻普通。
  • 燕金:燕國的金子,這裏比喻貴重。
  • 蛙黽:蛙和蟾蜍,這裏比喻低賤。
  • 第一義:佛教術語,指最高的真理。
  • 喻彼山下礦:比喻山下的礦藏。
  • 坡公:指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
  • 詩家豪:指蘇軾的詩才豪放。
  • 性具佛勇猛:性格中具有佛家的勇猛精進。
  • 神鬼助奔騁:形容蘇軾的詩才如神鬼般助力其奔放馳騁。
  • 搜冥百怪窮:深入探索各種奇異之事。
  • 吊冢孤鶴哽:在古墓旁,孤獨的鶴似乎在哽咽。
  • 寧容溝澮雨:寧願容納溝渠中的雨水。
  • 汪洋敵千頃:形容水域廣闊,足以與千頃水域相抗衡。
  • 情深事偶從:情感深厚,偶爾隨事而發。
  • 魂在骨未冷:形容精神永存,不隨肉體消亡。
  • 寒泉兼古木:寒冷的泉水和古老的樹木。
  • 籠絡歸雋永:形容景色優美,值得長久回味。
  • 盤陀延小酌:在曲折的山路上小酌。
  • 反照藉餘景:藉助餘暉反射。
  • 誓須浮海航:發誓要乘船出海。
  • 回望孤塔影:回頭望見孤獨的塔影。
  • 名不繫除書:名聲不依賴於官方的文書。
  • 山林恣參請:在山林中自由地參禪修行。

翻譯

我作爲客人遊歷九龍岡,途經白虎嶺。我熟悉地用柺杖支撐着獨自登山,從僧人的井中汲取茶水煎煮。我的歌聲在客人中顯得孤獨無伴,但我的思緒卻更加清晰。珍貴的崑崙石與普通的烏鴉喜鵲相比,貴重的燕國金子與低賤的蛙蟾相比,我將這最高的真理比作山下的礦藏。蘇軾的詩才豪放,他的性格中具有佛家的勇猛精進。他的詩才如神鬼般助力其奔放馳騁,深入探索各種奇異之事,在古墓旁,孤獨的鶴似乎在哽咽。他寧願容納溝渠中的雨水,他的詩才廣闊足以與千頃水域相抗衡。他的情感深厚,偶爾隨事而發,他的精神永存,不隨肉體消亡。寒冷的泉水和古老的樹木,景色優美,值得長久回味。在曲折的山路上小酌,藉助餘暉反射。我發誓要乘船出海,回頭望見孤獨的塔影。我的名聲不依賴於官方的文書,我在山林中自由地參禪修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虎丘的遊覽和思考,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深刻感受和對蘇軾詩才的讚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將崑崙石與烏鵲、燕金與蛙黽對比,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第一義」的理解。同時,通過對蘇軾詩才的描述,展現了其詩作的豪放與深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陳謙

元平江路人,字子平。兄陳訓爲江浙行省照磨。張士誠兵突至,謙以身護兄不得,兄弟俱死。工詩文,尤精於《易》。有《子平遺稿》。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