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月

· 馬鈺
起念破清齋。貪愛必爲災。靈明何事別三臺。竊蟠桃、非止兩三次,因謫降,出蓬萊。 豈比棟樑材。仙質肯塵埋。大羅天上好安排。鍊金丹、九轉功成日,重去也,免投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明:指人的心靈或靈魂。
  • 三臺:古代神話中的三座仙山,這裏指仙界的高位。
  • 竊蟠桃:指偷吃仙界的蟠桃,蟠桃是神話中能使人長生不老的仙果。
  • 謫降:被貶下凡間。
  • 蓬萊:古代神話中的仙山,常指仙境。
  • 仙質:指仙人的本質或資質。
  • 大羅天:道教中最高的仙境。
  • 九轉功成:指修煉金丹達到最高境界,九轉代表極致的修煉過程。
  • 重去也,免投胎:指修煉成功後,可以重新回到仙界,不必再經歷輪迴轉世。

翻譯

一旦心生雜念,破壞了清淨的修行,貪戀和愛慾必定帶來災難。那靈明的心靈爲何要離開仙界的高位呢?它不止一次兩次地偷吃仙界的蟠桃,因此被貶下凡間,離開了蓬萊仙境。

它豈是普通的棟樑之材,仙人的本質怎會被塵世所埋沒。在大羅天這樣的仙境中,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通過修煉金丹,經歷九轉的極致過程,一旦功成,就可以重新回到仙界,免去了再次投胎轉世的煩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寓言的形式,探討了修行與貪慾的關係,以及仙人修煉的過程和目的。詩中「靈明」代表純淨的心靈,而「竊蟠桃」則象徵着對世俗慾望的貪戀。通過「謫降」和「鍊金丹」等情節,表達了修煉者必須經歷的考驗和最終的解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道教修煉的哲學思想和追求超脫的理想。

馬鈺

金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後遊萊陽,入遊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後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爲真人、抱一無爲普化真君等。 ► 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