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雲行 · 師父引馬鈺上街求乞

· 馬鈺
不說龜毛,無論兔角。幻軀閒想如蟬殼。怎生亦得顯金容,算來全在心知覺。 志不迴環,道非遙邈。洞天白雪成紅雹。化爲自在個靈童,自然掌握長生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龜毛:比喻無用或不切實際的東西。
  • 兔角:比喻不存在的事物。
  • 幻軀:指人的肉體,認爲它是虛幻不實的。
  • 蟬殼:蟬蛻下的殼,比喻空虛無實。
  • 金容:指佛或高僧的莊嚴容貌。
  • 心知覺:內心的覺悟和理解。
  • 志不迴環:意志堅定,不反覆無常。
  • 道非遙邈:道並不遙遠,指修行之路並非遙不可及。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白雪成紅雹:比喻修行過程中的變化,從純淨到有力量。
  • 自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靈童:指有靈性的兒童,這裏比喻修行者。
  • 長生藥:指能夠使人長生不老的藥物,這裏比喻修行的成果。

翻譯

不談那些無用的瑣事,也不去想那些不存在的東西。這虛幻的身體,想想就像蟬蛻下的空殼。怎樣才能顯現出莊嚴的金色容貌呢?這一切全在於內心的覺悟和理解。

意志堅定,不反覆無常,修行之路並不遙遠。在神仙居住的洞天裏,純淨的白雪變成了有力的紅雹。修行者化作自由自在的靈童,自然地掌握了長生不老的祕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比喻和象徵手法,表達了修行者對世俗的超越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詩中「龜毛」、「兔角」等詞語的使用,強調了修行者對世俗瑣事的超然態度。而「幻軀」、「蟬殼」則形象地描繪了肉體的虛幻性,突出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最後,通過「洞天白雪成紅雹」等意象,展現了修行過程中的變化和成果,表達了修行者對長生不老和精神自由的嚮往。

馬鈺

金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後遊萊陽,入遊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後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爲真人、抱一無爲普化真君等。 ► 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