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宣宗:指明朝宣宗朱瞻基。
- 洛邑:古地名,今河南省洛陽市,周朝初期的都城。
- 蒼梧:古地名,今廣西梧州一帶,傳說中舜帝南巡時逝世的地方。
- 鶴馭:指仙人駕鶴昇天,這裏比喻皇帝的逝世。
- 萬國:指全國各地。
- 龍顏:指皇帝的面容,這裏指宣宗。
- 儉德:節儉的品德。
- 鴻勳:偉大的功勳。
- 際兩間:指天地之間,形容功勳之大。
- 弓劍:指皇帝的遺物,象徵皇帝。
- 橋山:傳說中黃帝的陵墓所在地,這裏比喻宣宗的陵墓。
翻譯
周朝初定都洛邑,舜帝南巡不歸蒼梧。 九天之上仙鶴馭,萬國哀泣龍顏去。 儉德高尚傳千古,偉大功勳天地間。 無從尋覓弓劍影,雲霧繚繞橋山陵。
賞析
這首作品《宣宗輓詞》是元代詩人陳賡爲明朝宣宗朱瞻基所作的輓詩。詩中通過對比周朝初定洛邑與舜帝南巡不歸的典故,表達了宣宗逝世的哀思。詩中「九天來鶴馭,萬國泣龍顏」描繪了宣宗逝世時天地同悲的景象,體現了其深厚的民望和崇高的地位。後兩句讚頌了宣宗的儉德和鴻勳,表達了對宣宗的深切懷念和無盡敬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宣宗一生的高度概括和美好寄託。
陳賡的其他作品
- 《 寒食祀墳回登臨西原廢寺二首 》 —— [ 元 ] 陳賡
- 《 遊龍祠 》 —— [ 元 ] 陳賡
- 《 寒食祀墳回登臨西原廢寺二首 》 —— [ 元 ] 陳賡
- 《 峴山秋晚圖 》 —— [ 元 ] 陳賡
- 《 蒲中八詠爲師巖卿賦蒲津晚渡 》 —— [ 元 ] 陳賡
- 《 子猷訪戴圖 》 —— [ 元 ] 陳賡
- 《 蒲中八詠爲師巖卿賦蒲津晚渡 》 —— [ 元 ] 陳賡
- 《 蒲中八詠爲師巖卿賦蒲津晚渡 》 —— [ 元 ] 陳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