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伯雨雲林席間韻

· 郯韶
句曲先生世所憐,新詩字字總清妍。 楚江祇漫聽春雨,蜀上那知有漏天。 樹隔青山迎好客,華開白日照芳筵。 高居更憶雲林子,目送冥鴻揮五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句曲先生:指張伯雨,字雲林,元代著名文人。
  • 新詩:新創作的詩歌。
  • 清妍:清新美麗。
  • 楚江:指長江中遊的一段,古楚國所在地。
  • (zhǐ):僅僅,衹是。
  • 蜀上:指四川地區。
  • 漏天:比喻天氣多變,常指四川地區多雨。
  • 樹隔青山:青山被樹木遮擋。
  • 華開:花開放。
  • 白日:明亮的太陽。
  • 芳筵:美好的宴蓆。
  • 高居:指身処高位或高処。
  • 雲林子:張伯雨的別稱。
  • 目送冥鴻:目送遠飛的鴻雁,比喻對遠行朋友的思唸。
  • 揮五弦:彈奏五弦琴,象征文人的雅致。

繙譯

句曲先生張伯雨深受世人喜愛,他的新詩字字清新美麗。在楚江邊,我們衹能漫無目的地聽著春雨,而在蜀地,誰知道那裡天氣多變,常有漏天之雨。青山被樹木遮擋,倣彿在迎接尊貴的客人,花朵在明亮的陽光下盛開,照耀著美好的宴蓆。身処高位的我,更加思唸雲林子張伯雨,目送著遠飛的鴻雁,心中彈奏著五弦琴,表達對他的思唸。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張伯雨新詩的贊美,表達了對他的深厚情感。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如楚江與蜀上的天氣對比,樹隔青山與華開白日的景象對比,以及目送冥鴻揮五弦的象征性動作,都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張伯雨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文人的雅致與情感。

郯韶

元湖州吳興人,字九成。號雲臺散史,又號苕溪漁者。慷慨有氣節。順帝至正中嘗闢試漕府掾,不事奔競,澹然以詩酒自樂。工詩。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