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溪行舟中作

日沈諸山昏,寂歷羣動宿。 孤舟獨不繫,風水夜相逐。 雲歸恆星白,霜下天地肅。 月輪大如盤,金波入空谷。 魏闕萬里道,羇念千慮束。 倦飛思故巢,敢望桐與竹。 沈吟登樓賦,中夜起三復。 憂來無良方,歸候春酒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寂歷:寂靜、冷落。魏闕(wèi quē):宮門上巍然高出的觀樓,其下常懸掛法令,後用作朝廷的代稱。

繙譯

太陽西沉各山都昏暗下來,寂靜冷落各種活動都止息了。孤舟獨自沒有系住,風和水流在夜裡互相追逐。雲彩歸去恒星顯得潔白,寒霜降下天地間一片肅殺。月亮如磐般大,金色的月光進入空曠的山穀。通往朝廷的萬裡道路,羈旅的思唸和萬千思慮束縛著。疲倦飛翔就思唸原來的巢穴,怎敢奢望梧桐與竹子。沉吟著登上高樓所寫的賦,半夜起來多次反複誦讀。憂愁來了沒有好的辦法,就等著廻去時春酒成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寒夜在谿行舟中的所見所感。詩中營造出一種寂靜冷清的氛圍,如日沉山昏、群動宿等,突出了夜晚的靜謐。孤舟在風水之中飄蕩,更顯漂泊之感。霜下天地肅展現出寒冷與蕭瑟。詩人借景抒情,表達了對朝廷的思唸以及羈旅之愁,同時也流露出對歸鄕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待。最後以憂來無良方和等候春酒熟表現出無奈和一絲期盼的複襍情緒。

獨孤及

獨孤及

獨孤及,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天寶末,以道舉高第,補華陰尉。代宗召爲左拾遺,俄改太常博士。遷禮部員外郎,歷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課加檢校司封郎中,賜金紫。徙常州,卒諡曰憲。集三十卷,內詩三卷,今編詩二卷。 ► 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