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閭(lǘ)大夫:戰國時楚國官名,負責管理昭、屈、景三姓貴族。屈原曾擔任此職,這裏代指屈原。
- 殷鑑:泛指可以作爲後人鑑戒的往事。
- 潛:隱藏。
- 微旨:精深微妙的意旨。
- 肯:豈肯。 漁父:指《楚辭·漁父》中屈原遇到的那位隱者,這裏借指一般不理解屈原志向的人。 升沉:這裏指屈原的得志與失意,也可理解爲人生的沉浮。
翻譯
三閭大夫屈原離去後湘山似乎也變得蒼老,那悠悠的煙水飽含着從古到今的悲痛。歷史已經記下過往的教訓,但後世文人還是不斷爲楚國命運深深悲嘆。竹子移動着低矮的影子彷彿隱藏着貞節的品質,月亮照入江心好像能洗去心中的遺憾。再讀一遍《離騷》能見到其中深遠微妙的意旨,又怎會讓像漁父那樣的人輕易領會屈原的人生沉浮與志向呢 。
賞析
這首詩圍繞對屈原的緬懷與感慨展開。開篇「三閭一去湘山老,煙水悠悠痛古今」,營造出一種悠遠而沉痛的氛圍,以湘山的蒼老與煙水的悠悠,暗示屈原離去帶來的歷史沉重感與古今之人共同的悲痛。頷聯「青史已書殷鑑在,詞人勞詠楚江深」,指出歷史已記錄下楚國興衰的教訓,可文人墨客依舊爲此感慨不已,突顯了屈原命運與楚國興衰引起的持久嘆息。頸聯「竹移低影潛貞節,月入中流洗恨心」,借竹子暗示屈原的貞節品質如同竹節般隱藏在其品行之中,月光照入江水彷彿要洗去心頭遺恨,該句通過景物描寫,將人物品質和情感巧妙融合。尾聯「再引離騷見微旨,肯教漁父會升沉」,詩人從閱讀《離騷》體會出其微小而深遠之意,並認爲像漁父那樣的人難以理解屈原人生中的起伏與真諦,進一步強調了屈原志向的高潔、不被常人理解。整首詩通過對景物描寫、典故運用,寄託出詩人對屈原深深的崇敬與對其難酬壯志的深切同情,同時也蘊含了對歷史、人生的思考。